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20《古代诗歌五首》课件 (共54张PPT).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20《古代诗歌五首》课件 (共54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20《古代诗歌五首》课件 (共54张PPT)

1.再读课文,分析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首句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并用“千寻”二字言其高。 第二句紧承首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 三、四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说说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①②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 (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用夸张手法说塔高“千寻”。 又用“闻说”衬托塔的高耸。天刚破晓,在塔上就可以看到红日初升的景象。 ③④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典故:西汉人曾用浮云蔽日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使皇帝受到蒙蔽。李白曾在《登金陵凤凰台》中写道: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畏 缘 主旨句 3、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句?蕴含着什么哲理? 这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人不能只有眼前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借景抒情 借情喻理 (铺垫) (目的) } } } 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远大理想和抱负) 衬托 象征 景:塔高千寻—目睹之景(正面描写) 鸡鸣日升—传闻之景(侧面描写) ——美好的政治前程 情: 浮云 ——眼前的困难、障碍 、挫折等 最高层 ——政治的最高决策层 进取精神:为实现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理:登高望远    寓情于景 寓理于景 游山西村 陆游 作者及创作背景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南宋著名诗人。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传世。 他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山阴镜湖之三山村。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这首诗作于次年春。 在吟诵中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仗/无时/夜叩门。 疏通诗歌大意。 游山西村 [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腊:原指农历十二月祭祀众神,后用为农历十二月的名称。 豚:小猪,亦泛指猪。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所以说暗,花光红艳,所以说明。 古代春社日祭社公(土地神),祈求丰收。 若许:如果这样 理解诗意: 1、莫笑农家腊酒浑: 不要笑话农家的腊酒浑浊不清。 2、丰年留客足鸡豚: 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 3、山重水复疑无路: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无路可走。 4、柳暗花明又一村: 突然发现柳荫深深,鲜花明艳,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理解诗意: * 陈子昂(唐) 作者介绍 陈子昂 (661-702),字伯玉,射洪人。他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诗的代表作为《感遇》38首,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他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解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敢言,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所重视,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登幽州台歌——背景 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yōu)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则天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遗址在今北京),慷慨悲吟,写下了此诗。 前 不见 古人,  后 不见 来者。   念 天地 之 悠悠,   独 怆然 而 涕下! 节奏与停顿 登幽州台歌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的不平之气;后两节各增加了一个虚字,多了一个停顿,音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