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法药物监测教学文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疗方法药物监测教学文稿.ppt

治疗药物监测;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的定义 在临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临床化学基础上,应用现代先进的体内药物分析技术,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获取有关药动学参数,使临床给药方案个体化,以提高疗效、避免或减少毒副反应的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1.TDM可为临床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对单一患者确定最佳的给药方式与治疗剂量,即实现给药方案个体化——TDM的最主要用途。 2.对于出现药物过量或中毒,可通过TDM明确诊断,筛选出中毒药物。TDM可为判断中毒程度并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可进行药物过量时的临床药理学研究。 3.确定患者是否按医嘱服药,提高用药的依从性。;二、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一)药物吸收;(二)药物分布;(三)药物生物转化;三、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 ;四、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个体化;需进行TDM的药物;给药方案个体化的实施;给药个体化程序示意图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动学. 广义药动学: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即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四个过程及其量变规律。 狭义药动学:以数学模型和公式,研究体内药物随时间的量变规律。;①建立监测个体的体内药量或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表达式,并求算出有关药动学参数; ②应用上述动力学模型、表达式和药动学参数,制定和调整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房室模型 非线性药物消除动力学模型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 药理药代动力学模型 统计矩模型;;1.单房室模型;;2.二房室模型;;;消除动力学研究体内药物浓度变化速率的规律,可用下列微分方程表示: ;;;二、单室模型一级消除动力学;;k表示单位时间消除的药量与该时间内体内药量之比,指体内药物从测量部位消失的速度,由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所决定。 k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快慢的重要参数,k值越大,表明药物消除越快。 一个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在不同的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对同一个体来说,若无明显的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生理性、病理性改变,则k是恒定的。; t1/2表示体内药量或血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要的时间,单位为时间单位。 当t=t1/2时,C=C0/2,t1/2=0.693/k。 半寿期恒定不变,是一级消除动力学的又一特点。 不同药物的t1/2不同,即使相同的药物,当药物剂型和给药方式不同时,其t1/2也不同。 药物的t1/2存在个体差异 t1/2是疾病状态下调整给药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 ;V=Xt/Ct=X0/C0(式中Xt为t时间的体内药量,X0为注射量;Ct为t时间的血药浓度,C0为刚注射完时的血药浓度)。 单位为体积单位L或体积单位L/kg体重。 V表示给药剂量或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一个比值。;V越大,表示药物分布广,组织摄取多,而血药浓度低。 V是一理论容积,无直接的生理意义,并不代表真实的容积。 V仅取决于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反映药物分布的广泛程度或药物与组织成分的结合度。; AUC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所围的面积。 单位为浓度单位×时间单位。 AUC代表一次用药后药物的吸收总量,反映药物的吸收程度。 AUC主要用于测定生物利用度,以及用于其他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AUC常用积分法公式和梯形法计算。 ;其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机体清除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 DC表示药物从机体内清除的药物动力学参数。 单位为ml/min。 DC表示从血液或血浆中清除药物的速率,反映药物排泄器官和代谢器官消除药物的能力。 Cl总=Cl肝+Cl肾+ Cl肺+Cl其 ;恒速静脉滴注用药为危重病症治疗中常用的方法。 其药-时关系表达式为:;Css是指从体内消除的药量与进入体内的药量相等时的血药浓度。 血药浓度将维持在坪值或波动在一定范围内(多剂用药时)。 当滴注时间t→∞时,;达到Css至少需6个半寿期的时间。 对于半寿期长的药物为能立即达到治疗药物浓度则首先给一个负荷剂量D D=Css·V;(三)血管外单剂用药; 血管外用药时,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体循环速度和程度。 绝对生物利用度: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的比值。 相对生物利用度:同一药物一种剂型和另一种剂型之间比较吸收程度与速度而得到的生物利用度。主要用于药剂等效性研究。; 单位时间内机体从用药部位吸收的固定比值。 单位为时间的倒数。 反映药物被吸收的快慢。;3.达峰时间(tp) 血管外用药时,其血药浓度首先上升,达到某一浓度后转为下降。 达到最高血药浓度所需的时间即tp。 4.峰浓度(Cmax) 血管外用药时所能达到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