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学案(设计王永强0137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完成时间2008年2月_____日
高二历史学案(设计:王永强 2008年2月24日)
一、课题:第一章第一节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二、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完成学案,掌握基础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经过、意义;巩固政权的措施;苏联的建立。
2、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学习,认识: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3、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三、请阅读教材,归纳教材中的知识要点(本节涉及的主要事件):
(本节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第一纲目标题):________________
1、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条件(背景)
2、十月革命的经过:
①二月革命
②两个政权并存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十月起义
3、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二、(第二纲目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背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的实施
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新经济政策(简单了解)
2、苏联的建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课重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_____________的历史意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四、自学及课堂展示交流问题
为什么说俄国是帝国主义的最薄弱环节?
俄国无产阶级能够领导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
列宁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你认为一战与十月革命有什么关系?
讨论: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从目的、性质、结果、影响等方面)
讨论:巩固政权的措施?
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注意角度、层次)
列举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第三国际成立的名称、时间、地点?
五、自学或展示交流中未解决的问题
六、教授新课后仍未解决的问题
七、收获与反思
八、知识拓展:
1.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经济
2.余粮收集制。 1919年1月,在莫斯科举行了全俄粮食工作人月11,人民委员会颁布了著名的余食收集制的法令。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
3.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革命也发生了新变
4、俄国·沙俄·苏俄·苏联·独联体
学习世界历史时,会遇到俄国、沙俄、苏俄、苏联、独联体五个概念,它们的各是什么?
俄国:公元9世纪时,相当于今俄罗斯一带的斯拉夫人建立了一些小国。这些小国各以一个设防城市为中心,由王公统治,所以叫作公国。公元822年。东欧的诺夫哥罗德公国征服了基辅和第聂伯河两岸的几个公国.形成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基辅公国,这时公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大公。基辅公国的居民主要是斯拉夫人,他们把这个国家叫作罗斯。12世纪.罗斯分裂成十几个小国。13世纪,成吉思汗之孙拔都率军西征,相继占领诺夫哥罗德、基辅、莫斯科,建立了金帐汗国。从此,东北罗斯(后称俄罗斯)由蒙古人统治,西南罗斯(后称乌克兰)和西部罗斯(后称白俄罗斯)分别归并于波兰和立陶宛。
14世纪,在北罗斯的莫斯科公国逐渐强大。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时,东北罗斯几乎完全统一。l6世纪初,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形成。中文译称俄罗斯为“俄国”。
沙俄:1533年伊凡三世的孙子.年仅3岁的伊凡四世继位。1547年他已成年时,举行了加冕仪式。此后,便自称“沙尔”,我国翻译为“沙皇”。其实“沙”和“皇”都是“皇”的意思。“沙”是古罗马统治者恺撒(caegar)一名拉丁文的同译。“恺撒”以后不再仅仅是古罗马执政官恺撒个人的专用名词.而成为罗马以至欧洲帝王习惯用的头衔。到l721年彼得一世在位时,虽改称皇帝,但人们仍习·质称沙皇,直到1917年的二月革命才废止。由于从伊凡四世起俄罗斯最高统治者自称沙皇,人们便称俄罗斯国家为沙皇俄国,简称沙俄。
苏俄: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苏联: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4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解体前的苏联包括l5个加盟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