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修四第二单元练习题推荐
PAGE
选修四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有关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生活在六朝时期,鲁国人 ②其思想的核心是“仁” ③晚年对《诗》、《礼》、《书》、《易》、《论语》、《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后被奉为儒家的经典 ④他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A.知之为知之 B.有教无类 C.学而不思则罔 D.因材施教
3.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
4. 有人说:“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其主要依据是( )
A.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的风气
B.儒家思想一直被古代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
C.儒家思想成为历代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D.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流地位
5.“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主张是( )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不耻下问 D.当仁不让
6.《论语·乡党篇》记,一次孔予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主张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7.孔子由被子路等人所侍奉的“圣”,后被尊为“先师”、“圣人”,主要依据是
A.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时被统治者器重 B.受到历代帝王祭拜
C.孔子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D.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8.称誉孔子为“万世师表”的皇帝是
A.汉武帝 B.康熙帝 C.唐太宗 D.乾隆帝
9.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它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下列关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同之处正确的是①都是教育家②都提倡中庸之道③他们的思想都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他们的思想都是唯心主义哲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11.关于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任何事物都有过度、不及、中间三种状态②过度与不及产生失误③中间能获得成功和赞赏 ④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2、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
A.敢于挑战权威 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 C.忘恩负义 D.求知欲强
13.亚里士多德哪一成果的提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
A.“三段论” B.“理念论” C.“中道”论 D.几何学
14.古代先哲留给我们丰富的精神遗产,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C.柏拉图——“中庸”理论 D.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15.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材料二?
北京孔庙大成殿,上有清康熙帝所题“万世师表”匾额。
材料三?
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