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 ? 经过 100 多年的演变,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已经从早期一个无足轻重的缺乏针对性的治疗,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依赖激素受体状况来指导临床应用的可预见性的治疗。内分泌治疗因其方式多样、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疾病缓解时间长、患者耐受性好,被常规用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内分泌治疗的发展史 ? 在所有肿瘤的内分泌治疗中,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开展最早,也最为成功。早在激素受体发现以前,就已经开始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临床研究(主要发展过程见表 1 )。 ? 表 1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发展过程 年份 治疗方式 报道作者 1896 卵巢切除术( Oophorotomy ) Beatson 1922 卵巢放疗去( RT castration ) De Courmelles 1944 人工合成己烯雌酚( Estrobene ) Haddow 1951 孕激素( Progestogen ) Escher 1952 肾上腺切除术( Adrenalectomy ) Huggins C 1952 垂体切除术( Pituitectomy ) Luft R 1958 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id ) Kofman S 1967 氨鲁米特( Aminoglutethimide ) Cash R 1971 三苯氧胺 (Tamoxifen) Cole 1982 LHRH 类似物( LHRH analog ) Klijin 1984 雄烯二酮( Androstenedione ) Coombes 1986 福美坦( Formestane ) Goss PE 1988 雷洛昔芬( Raloxifene ) Buzdar 1993 来曲唑( Letrozole ) Iveson 1995 依西美坦( Exemestane ) Zilembo 1995 氟维司群( Faslodex ) Howell 1995 阿那曲唑( Anastrozole ) Plourde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发展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 ER 受体的发现和他莫昔芬药物的出现。 1962 年 Jensen 等成功用放射性核素标记雌二醇,并于 1968 年从乳腺癌细胞中分离出雌激素受体( ER ),推动了乳腺癌细胞内 ER 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为以后 ER 检测指导内分泌治疗创造了条件,也标志着内分泌分子靶向治疗的开始。 1971 年第一个非甾体类抗雌激素药物他莫昔芬( Tamoxifen ,三苯氧胺)的临床研究,开始了实验室 ER 分子研究与临床乳腺癌治疗相结合的探索。 ? 二、内分泌治疗方式的分类 ? 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三类: 1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变剂( SERMs ,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 ); 2 )芳香化酶抑制剂( Aromatase Inhibitors , AIs ); 3 )卵巢去势。 (一)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变剂 随着对三苯氧胺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 , 人们开始意识到 , 一定的配体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调节 ER 的作用。这促进了很多可以特异性和选择性地影响 ER 功能的改良药物的出现。我们把这些以三苯氧胺结构为原型开发出来的一类药物称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变剂( SERMs ,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 SERMs 的活性范围从几乎完全的雌激素样作用活性到几乎完全的抗雌激素作用活性,开发的药物应用范围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到预防和治疗乳腺癌。 SERMs 一般可分为三类:( 1 )雌激素衍生物,如三苯氧胺;( 2 )其他非甾体复合物,如雷洛昔芬( raloxifene );( 3 )甾体类复合物,具有极高的抗雌激素作用,如氟维司群。目前用于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 SERMs 主要为雌激素衍生物三苯氧胺和托瑞米芬(法乐通, toremifene )。由于新研制的氟维司群的特殊作用,也有人把其单独归类称为纯化的抗雌激素药物或雌激素受体下调剂等。 1 .三苯氧胺 三苯氧胺为雌激素的衍生物,其结构与雌激素相似。其体内主要的代谢产物是去甲基三苯氧胺和 4 羟基三苯氧胺,和 17?- 雌二醇有类似的亲和力,能和雌激素竞争结合雌激素受体。三苯氧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半衰期较长,停药后数月,组织内仍可继续残留。三苯氧胺和其他 SERMs 一样能与 ER 结合,主要发挥抗雌激素作用,阻断雌激素相关基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