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腈干喷湿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丙烯腈干喷湿法

* 研究内容 不同体系对不同共聚组成溶解性质的研究,分析三相图。 不同体系对流变性能的研究——可纺性与流变性很好的衔接,发现潜在的规律。 不同体系干喷湿法扩散动力学的分析。 研究纤维的力学性能及超分子结构,优化干喷湿法的纺丝工艺。 * Thank You! 东华大学siminar报告 东华大学siminar报告 点点滴滴 东华大学siminar报告 东华大学siminar报告 L/O/G/O 东华大学siminar报告 * 不同体系PAN干喷湿法纺丝的研究 * 汇报内容 国内外聚丙烯腈纤维发展的现状 PAN干喷湿法纺丝的研究进展 实验内容 1 2 3 * 纺织、服装 航空、航天 其他产业领域 建筑、材料 聚丙烯腈纤维 腈纶的优点、品种、用途 耐光性 耐候性 高弹性 保暖性 超高分子量 细旦 高收缩 阻燃 高吸湿 抗静电 复合 有色 * 聚丙烯腈纤维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聚丙烯腈纤维发展历程 Activ- ation 德国莱茵 1942年 1950年 1954年 50年后期 美国杜邦 德国法本拜耳 60-70年代 工业化 迅速发展 60-70年代 缓慢增长相对持平 80年代-至今 * 国内腈纶的发展 1958年开始研制腈纶的,对采用硫氰酸钠(NaSCN)、硝酸(HNO3)、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等溶剂湿纺工艺进行了研究。 上海石化2001年采用自有技术新建6.6万吨生产 装置,同时9万吨装置改扩到10.5万吨。 1984年,大庆腈纶厂从美国氰胺公司(ACC),经过改造建成了5万吨腈纶生产装置。 20世纪70年代,上海、大庆、茂名自行设计建立了一 批中小型腈纶生产企业。 1969年实现了工业化 1965年兰州化纤厂引进英国Coour-taulds公司年产8000吨硫氰酸钠一步发工业生产装置,开始小规模生产。 略有增长,增加附加值,研究差别化腈纶 * 我国腈纶主要生产公司 企业名称 溶剂 产能 产量 工艺路线 上海石化股份公司 其中:金阳腈纶厂 金甬腈纶厂 NaSCN NaSCN DMF 20.0 5 22.35 一步法湿法纺丝工艺 二步法湿法纺丝工艺 干法纺丝工艺 吉林化纤集团公司 DMAc 10.6 7.86 湿法纺丝工艺 安庆石化分公司 NaSCN 7.0 7.58 二步法湿法纺丝工艺 大庆石化分公司 NaSCN 7.0 6.60 二步法湿法纺丝工艺 齐鲁石化分公司 DMF 5.4 5.88 干法纺丝工艺 抚顺石化公司 DMF 4.5 5.55 干法纺丝工艺 秦皇岛腈纶厂 DMF 4.5 4.56 干法纺丝工艺 兰州化工厂 NaSCN 2.0 2.11 一步法湿法纺丝工艺 淮安天意 1.0 1.24 其他 7.0 2.47 合计 69.0 66.20 2004年国内主要腈纶生产企业(万吨) 截至2003年,我国已经建成NaSCN、DMF、DMAC3种溶剂6条工艺路线13个工厂,其中引进5条,自主开发一条。国内腈纶产业总体技术水平(规模、原料消耗、质量、品种与成本)大约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后期相当 。 * 我国聚丙烯腈主要的生产工艺 装置(套) 技术来源 生产能力(万吨) 比例(%) NaSCN一步法 3 Courtaulds引进 77 11.6 NaSCN二步法 3 ACC引进 167 25.2 NaSCN二步法 2 自主开发 100 15.1 DMF干法 5 Dupont引进 235 35.6 DMF一步法 1 Snia引进 6 1.0 DMAC二步法 1 Monte引进 76 11.5 2003年中国腈纶工艺路线构成 13家厂商采用6种工艺生产,其中综合竞争力较高的NaSCN二步法(上海金阳工艺)和DMAC工艺分别占总产能15%和11%,综合竞争力较差的DMF干法和NaSCN一步法却分别占36%和11%。我国腈纶产业小而分散、先进技术未占据主导地位,产业竞争力较弱。 * 聚丙烯腈常用的纺丝溶剂 聚丙烯腈常用纺丝溶剂的性能 溶剂 沸点℃ 纺丝原液稳定性 毒性 腐蚀性 二甲基甲酰胺DMF 153 好 大 一般 二甲基乙酰胺DMAC 165 好 较大 一般 二甲基亚砜DMSO 189 好 小 小 NaSCN水溶液(51.3%) 132 好 无蒸汽污染 强 HNO3水溶液(67%) 120 差 蒸汽刺激皮肤粘膜 强 ZNCl2水溶液(60%) --------- 差 无蒸汽污染 强 * 管理机制 新产品开发 技术创新 提高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附加值 产业目标 * 冻胶纺丝法 干法 湿法 静电纺丝法 熔法 干湿法 成形手段 聚丙烯腈纤维的主要纺丝方法 *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