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第1讲汇.pptVIP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化第1讲汇

成分 一、胃液及其分泌 Dept Physiology, TMMU 性质 无色,pH 0.9~1.5 分泌量 1.5~2.5 L/日 盐酸 (HCl)、胃蛋白酶原 内因子、粘液 分泌细胞 贲门腺、泌酸腺、幽门腺 胃粘膜---G细胞、D细胞 (一)胃液的性质和成分 1、盐酸:又称胃酸 泌酸腺中的壁细胞 125~165mmol/L 基础排量:空腹0~5mmol/h 最大排量:20~25mmol/h ⑴来源 ⑵浓度 ⑶分泌量 Dept Physiology, TMMU 主细胞 壁细胞 胃酸分泌机制 Dept Physiology, TMMU 壁细胞H+逆浓度差主动分泌 质子泵:H+-K+-ATP酶 H+来源于胞浆中的H2O OH-+CO2=HCO3- HCO3-与Cl-交换入血 交换入胞的Cl- 经Cl-通道出胞形成HCl Dept Physiology, TMMU ⑷作用 抑制和杀死细菌 有助小肠对铁和钙吸收 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促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分泌 使蛋白质变性,利于水解 泌酸腺中的主细胞 ⑶作用 2、胃蛋白酶原 Dept Physiology, TMMU ⑴来源 ⑵特点 胃酸 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原 (+) 水解蛋白 酶原无活性 活化后酶的最适pH 2~3 pH >5.0酶失活 粘液:贲门腺、幽门腺、上皮细胞、粘液颈细胞 HCO3- :非泌酸细胞 形成胃粘液-HCO3-屏障 3、粘液和碳酸氢盐 粘液具有较高粘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性 糖蛋白,粘液pH呈中性 Dept Physiology, TMMU ⑴来源 ⑵特点 ⑶作用 Dept Physiology, TMMU 作用: 中和胃酸 阻止胃蛋白酶 润滑食物 胃粘液- HCO3-屏障 胃粘膜屏障 紧密连接:防H+扩散进入组织 粘膜泌PG:抑酸促碱 Dept Physiology, TMMU 生理情况下为什么胃不 被自身胃液消化 壁细胞 促进回肠末端维生素B12的吸收 糖蛋白(2个亚单位) Dept Physiology, TMMU ⑴来源 ⑵特点 ⑶作用 内因子分泌不足→Vit B12吸收↓→红细胞生成↓ →巨幼细胞性贫血 1、盐酸 2、胃蛋白酶原 3、粘液和碳酸氢盐 4、内因子 胃液的成分 消 化 性 溃 疡 病因 胃酸分泌过多 胃粘膜保护作用受损 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 遗传因素和药物因素(阿司匹林)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幽门螺旋杆菌 1983年,革兰阴性杆菌,螺旋形 具有高活性的尿素酶(酸性胃液中存活) 67%-80%胃溃疡和95%十二指肠溃疡 不良预后---胃癌 抗生素为主,附加抑酸剂(铋剂) 澳大利亚科学家 Barry Marshell(L) Robin Warren (R)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胃液分泌的调节 乙酰胆碱 ACh 迷走神经释放 M3受体 1、 促进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胃泌素 Gastrin G细胞分泌 胃泌素受体 组胺 Histamine 肠嗜铬样细胞(ECL)释放 H2受体 Dept Physiology, TMMU 胃泌素Gastrin 组胺Histamine 乙酰胆碱 ACh 生长抑素 Somatostatin SS 抑制壁细胞泌酸 抑制G细胞泌胃泌素 抑制ECL释放组胺 2、抑制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 PG 抑制胃泌素和胃酸分泌 Dept Physiology, TMMU 3、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3个时期几乎同时开始,互相重叠 神经和体液因素双重调节 Dept Physiology, TMMU 感受食物的不同部位: 人为分头期、胃期、肠期分泌 消化期胃液分泌试验:假饲(Sham-feeding) Dept Physiology, TMMU 1,食道瘘管; 2,胃瘘管 进食,未进入胃 胃分泌消化液 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 Pavlov,Ivan Petrovich ( 1849—1936 ) 历史小知识 (1)头期胃液的分泌 分泌机制 条件与非条件反射:迷走神经引起胃腺分泌胃液 迷走-胃泌素:迷走神经引起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 分泌特点 分泌量(30%)、酸度和消化力(胃蛋白酶量)都很高 量与食欲、精神因素有关 Dept Physiology, TMMU (2)胃期胃液的分泌 分泌机制 扩张胃体和胃底→迷走-迷走、壁内神经丛反射→胃腺分泌 扩张胃窦部→壁内N丛反射→G细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