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福区沙坪中学教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视频引入,开启感动 视屏:《200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特别奖颁奖典礼》 图片:抗冰救灾、抗震救灾、神七飞天、北京奥运 教师独白: 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的悲怆和喜悦,中国人用坚韧、勇敢和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这种民族力量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二、引导理解,明确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三、剖析感悟,把握意义 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用人物或事例说明对“中国的脊梁”的理解 “中国的脊梁”就是指体现民族精神和气节、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不惜奉献自己一切的人们。 例: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孔子的“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也”;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都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芒。 四、反思行动,升华感动 热烈讨论 教师总结 五、精当练习,学会运用 分析说明 六、深情结束,留住感动 歌曲播放:《走进新时代》 图片: 60周年国庆阅兵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歌曲播放:《中国人》) 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 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 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义务。 1、奥运火炬传递到巴黎期间,曾遭藏独分子的干扰,金晶用残缺之躯紧紧护住了火炬。她的行为得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崇敬!八年前,明星赵薇曾身着酷似日本军旗的服装出现在某杂志封面引发热议;近日,模特穿国旗比基尼在水立方走秀事件再度在网上引起热议。请大家也参与这一次讨论,说说这些事件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联系。 2、近几年来,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狂热追求韩国流行的娱乐文化,对韩明星的爱好如数家珍,但谈到我们祖国的光辉历史和民族英雄时,他们却不知所云,甚至错误百出。你怎样看待这些“哈韩族”?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样做?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作为社会成员: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作为青少年: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分析说明: 2008 年5月12日,在四川及其周边,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夺走数万鲜活的生命。举国哀痛,山河含悲。然而,地震可以毁坏我们的家园,却压不垮我们民族的脊梁。 (1)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护住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这一打动无数人心灵的壮举体现了谭老师的哪些高尚品质? (2)为悼念在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国务院宣布5月19—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我国和驻外机构降半旗志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国家名义为普通受灾民众举哀。这一史无前例的行动向世界人昭示了什么? (3)“多难兴邦”!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饶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原因是什么? * * 开福区沙坪中学 宋瑶 教材分析 教法探索 过程设计 效果与反思 教材地位: 本框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第五课的第二框,前框“灿烂的中华文化”从历史的角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传统美德的巨大精神力量。这一框则从现实的角度倡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应着重追求学生在现实中感悟民族精神的力量,唤起民族责任意识,自觉投身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行动中。 内容分析: 本框题内容从逻辑结构看,主要体现三个层次。第一,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第二,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第三,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因此,本框题的教学主要按这样的逻辑顺序展开教学环节,即理解——感悟——行动。这样的安排,既体现了知识的逻辑结构,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三个环节中,行动又是最终的落脚点,因此,我设计一个热点讨论环节,旨在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明辨是非,明智抉择自己的行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懂得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主要表现及作用; 2、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3、懂得怎样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中。 能力目标: 1、在学习中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提高对知识的分析与理解能力; 2、通过理解与适当练习,提高知识的运用与迁移能力; 3、通过对身边现象的讨论,增长生活经验,提高对生活现象的是非判断能力,培养关注时事的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