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ppt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十一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 第一节: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s)是指一般工商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呈现出来的上升和下降的周而复始的运动。 一个经济周期一般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经济周期的变化过程,通常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失业率、物价上涨率等综合指标的波动来显示出来。 11.1.1 经济周期的分类 根据经济周期时间的长短将其分为中周期、短周期和长周期。 “朱格拉周期” ,由法国经济学家克莱门特?朱格拉提出,认为平均每个经济周期为9-10年,也叫中周期。 “基钦周期”,由美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根据英美数据指出,经济周期具有大周期和小周期两种。小周期平均约为40个月,大周期则是小周期的总和,一个大周期包括两个获三个小周期。 “康德拉耶夫周期”,由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耶夫提出,根据英、美、法国100多年内的批发物价指数、利率、工资率、对外贸易量等的变动,认为有一种较长的周期,其长度为50年左右。 11.1.1 经济周期的分类 熊彼特对以上述三种周期理论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都存在,长周期里面包括6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其中短周期约为40个月,总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 11.1.2 经济周期的原因 纯货币理论(pure monetary theory) 该理论代表认为是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增减是经济发生波动的唯一原因。 当银行体系降低利息率,放宽信贷时,就会引起生产的扩张与收入的增加,这又会进一步促进信用扩大。当高潮阶段后期银行体系收缩信用是,就会引起生产下降,危机爆发,并继之出现累积性的衰退。 11.1.2 经济周期的原因 投资过度理论(over-investment theory) 该理论强调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过多投资生产资本品的产业,而忽视了生产消费品,这种生产结构的失调最终会引起经济萧条而使经济发生波动。 消费不足理论(under-consumption theory) 该理论将萧条的原因归结于消费的不足。认为经济中出现萧条是因为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的增长,而这种消费不足的根源主要又在于国民收入分配不平均所造成的富人储蓄过度。解决办法在于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等政策。 11.1.2 经济周期的原因 心理理论 该理论强调心理预期对经济周期各个阶段形成的决定作用。代表人物为庇古和凯恩斯。 当任何一种原因刺激了投资活动,引起经济高涨之后,资本家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一般总超过合理的经济考虑下应有的程度,导致过多的投资,形成繁荣。当这种过度乐观的情绪所造成的错误被觉察之后,又变成不合理的过度悲观预期,由此导致萧条。 11.1.2 经济周期的原因 创新理论 熊彼特用创新理论来解释经济周期。他认为经济周期是正常的,是创新所引起的旧均衡的破坏和向新均衡的过渡。 创新是为创新者带来了超额利润,引起其他企业仿效,形成“创业浪潮”。“创业浪潮”的形成引起对银行信用和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导致经济高涨,形成繁荣。随着创新的普及,超额利润消失,对银行信用和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引起经济收缩,形成萧条,直至另一次创新出现,经济再次繁荣。 11.1.2 经济周期的原因 太阳黑子理论(sun-spot theory) 由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提出。该理论认为太阳黑子的出现引起农业减产,农业的减产影响到工业、商业、工资、购买力、投资等方面,从而引起整个经济的萧条。太阳黑子的出现时有周期性的,这种周期与经济周期大致符合。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有两层含义: 一是强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GDP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整体实力; 二是侧重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的增加,人均GDP的高低则反映出一个国家人民平均的生活水平,表明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能够享受到的福利水平。 经济增长率都是以GDP或人均GDP每年增加的百分比来衡量的。 11.2.1 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 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主要在于建立良好的制度和给予适当的诱因。 良好的制度包括三个基本条件: 自由市场机制 财产权的保护 良好的货币制度 11.2.2 总生产函数 整个经济的总产出取决于该经济的总生产函数(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总生产函数是指一国的生产要素总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将生产要素分为劳动力(L)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统称为资本(K).总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Y=F(L,K),Y为总产出。 11.2.3 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分析 在总生产函数中,劳动力和资本的增加都会促使总产出的增加; 生产函数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