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不良反应与中药发展前景
中药不良反应与中药发展前景 在全球大力提倡应用天然药物,中国中药现代化研究深入发展,中药、天然药物应用日趋广泛的阳光时期,出现了“小柴胡汤事件、马兜铃酸事件”等中药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使传统的中医药宝库又受到了一次新的挑战。“中药为纯天然产品,无毒无副作用”,“中药不良反应严重,某家二代名中医被中药毒倒,不良反应位居化药第三”,中药似乎成了“毒药”。中药使用是否安全,是否还有优势,消费者是否还能接受,发展前景如何,又成了新的问题。现就全面认识和分析不良反应,谈中药的发展前景。 1.中药不良反应的历史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是:“为了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的疾病,改善人的生理功能而给予正常剂量的药品所出现的任何有害且非预期的反应。”中药的不良反应除了包括在正常用药剂量下出现的不良反应外,还有许多是因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或滥用、误用等引起的中毒反应,以及因炮制或配伍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等。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西药毒副反应较多,均比较重视,而中药的毒副反应常常被人们忽视,且有被掩盖的倾向,甚至还有人认为“中药无毒性,中药有病能治病、无病能强身”,其实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对药物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早有一定认识,并告诫人们“凡药三分毒”。 我国的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收载了365种药物,并把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有药物“无毒”,可以多服,多服不伤人;有的有毒,有时要“斟酌其宜”;有的“多毒,不可久服”,说明古人对这些药物的治疗作用、毒副作用已有相当的了解,并且初步提出了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概念。 《医学问答》中记载: “夫药本毒物,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攻毒”。这些精辟的论断无不折射出“是药三分毒”的朴素认识,因此认为中药天毒无害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古人早就告诫人们中药是祛病武器,不是活命神丹,“误用致害,虽甘草、人参亦毒药之类也”。 我国许多著名的医药学家,总结临床用药的经验,留下许多著作,不断丰富祖国医药学宝库。在药物方面,研究有关中药的产地、采集、炮制;中药的温、凉、寒、热四性和辛、甘、酸、苦、咸五味;有关药物的升、降、浮、沉的作用,配伍方面的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和种种配伍用药禁忌等等。归根结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和防止毒副作用,为了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 2.中药不良反应的危害 1993年比利时的Vanherweghem J L等在《柳叶刀》杂志(《THE LANCET》)上首次披露“中草药”可引起进行性间质性肾纤维化以来,由广防己和关木通等含有马兜铃酸的马兜铃属植物引起的肾病变受到了世界的关注。研究发现,马兜铃属植物中所含的马兜铃酸具有较强的肾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的津村顺天堂把汉代医圣张仲景的名方“小柴胡汤”制成了颗粒剂,成了风靡一时的治疗慢性肝炎的畅销药。有位叫有地滋的汉方医教授写文章作报告,说用小柴胡颗粒治疗肝炎、肝硬化“非常安全,长期服用也没有问题”。厂家、专家和媒介的联手渲染,使得对健康格外关注的日本人趋之若鹜,不仅用小柴胡颗粒治疗肝病,就是感冒、肺炎、慢性胃肠炎等病,不论有无小柴胡汤适应证也都把它当做“百宝丹”来服用,结果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因为滥用小柴胡颗粒造成“间质性肺炎”的报道屡见不鲜,5年间就发生了188例,其中22人死亡。 我国从2003年7月以来,有关中药大黄及其代表性产品排毒养颜胶囊的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排毒养颜胶囊的方子把大泻(大黄、芒硝)和大补的药放在一起,本来是治急症的药,用来治疗“便秘、痤疮、色斑”等慢性病,发生便秘的患者使用这种药物确实可以起到排泄的作用,但长期使用往往产生依赖性,并导致继发性便秘,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治愈。另外临床观察发现,长期服用大黄可引起胆红素代谢障碍,并常伴有谷草转氨酶明显的增高。 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中,中药的不良反应比例占到了12%~15%,中药的注射剂则是中药中不良反应的“主凶”。通过检索1996~2002年中国药学文摘记录的358例中药不良反应病例,其中 皮肤及附件损害有131例(占36.5%),如由黄连素片、天麻丸等引起的皮肤瘙痒、各种皮疹等; 过敏性休克48例(占13.4%),如由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茵桅黄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引起的; 消化系统损害的有22例(占6.1%),如由雷公藤片、复方丹参制剂、牛黄解毒丸(片)等引起的口干口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便秘、血清转氨酶升高、肝肿大、肝区疼痛、黄疸、中毒性肝炎等; 心血管系统损害的有51例(占14.2%),如由穿心莲片、麻黄素片、藿香正气丸等引起的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心律不齐、心率过快或过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版英语课程标准考试题库及答案1.docx
- TZS 0678—2025《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本底血清样本管理规范》(水印版).pdf VIP
- GB28050 -2025《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解读.pptx VIP
- 2025年石墨烯 固态电池.pptx VIP
- 蛋白质似药物的PEG化学修饰.ppt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1课 生活处处有算法 教案.docx VIP
- 2蛋白质药物的分离纯化与化学修饰.pptx VIP
- GJB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docx VIP
- 【高中物理竞赛专题大全】竞赛专题6狭义相对论45题竞赛真题强化训练解析版.pdf VIP
- 英威腾CHV190起重机专用变频器说明书V1-0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