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泥森林”绿色转身.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泥森林”绿色转身

“水泥森林”绿色转身   中国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一路急驰,而它的众多地区,正饱受沙尘暴和反常气候的蹂躏。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将这个国家逼到一个十字路口:要么,继续沿用传统模式,直到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再用更大的代价挽救生存空间;要么,转变发展模式,用“绿色”和“生态”的眼光,去引领城市化的脚步。      十多年前,国外媒体称它是“世界上最脏的城市之一”;而现在,国外媒体将它形容为“中国未来都市的范本”。   它,就是重庆。      “灰城”旧闻      几年前的一天,渝中区十八梯,一位穿着白色背心的老汉拿着蒲扇和盖碗茶,慢悠悠地走下青石板梯坎。旁边,卖凉粉凉面的小摊生意正好。几个“棒棒”蹲在一旁,在人流里寻找着主顾……一切如常。   一位挎着照相机的老外,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他看到,在这座城市的空气里,总有灰蒙蒙的粉尘飘荡;钢筋水泥铸造的“森林”间,绿色植物成了最奢侈的点缀……   随后,他在自己的文章中直言不讳:“在这里,擦皮鞋的生意最好,因为人们的皮鞋上总是沾满灰尘。”   重庆人对此深有感触。   今年52岁的张丽琴,在江北区观音桥附近住了大半辈子。几年前,从她的老房子出发,沿着通往观音桥的大马路走十分钟,沿途交杂着厂房和“城中村”。   在这片2000多亩的土地上,150家乡镇企业密密麻麻扎成堆。整个地区连一条市政管网都没有,垃圾成山,污水横流。   “我天天都得擦窗户。”张丽琴说。附近工厂释放出的细小黑灰,飘洒到民居的阳台和窗户上,几天就能积起一层。   张丽琴为晚年担忧:以后退了休,难道到厂区里遛狗看花?      绿色转身      地球上曾出现过两座“雾都”,重庆在东边,伦敦在西边。   在坚持环境保护半个世纪后,伦敦早已甩掉了“雾都”帽子。   2008年,“五个重庆”建设成为重庆的城市战略,其中的“森林”和“宜居”,分别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宜居城市两大标准相连,矛头直指城市环境。   当年,重庆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4.5%,绿化覆盖率达到38.6%,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0.8平方米。2009年,“数十万人齐种树”的绿化盛况在重庆上演,全市一年种了十年树。   绿色的疆土在重庆全面拓展,主城环境也在迅速改变。   2010年初,重庆和其他43座城市展开角逐:评比国家园林城市。市长黄奇帆将其比喻为“高考”。   很快,成绩公布――重庆不仅全面合格,还当上“状元”。   通过“高考”,重庆成了“大学生”,但并未满足。   2010年3月,重庆又马不停蹄地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进发。   “如果把国家园林城市比作大学本科生的话,那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就是硕士研究生。”黄奇帆道出了重庆环境建设的宏大目标。他说,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宜居城市的标准是逐层递进。2011年,重庆将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2012年后,逐步实现国家宜居城市之梦。而在2013年,重庆还要争取中国城市环境最高殊荣――环保模范市。   这一切努力,只为了达成两个目标:“宜居”和“宜业”。      新家新园      2008年底,张丽琴搬进位于观音桥步行街的新家。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老房子旁边那些连绵的厂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主城最大的森林公园――鸿恩寺公园。   2007年初,江北区对鸿恩寺片区动起了“大手术”,2000亩地,有一半用来建公园。   2009年“五一”,鸿恩寺森林公园开园。在这里,张丽琴看花了眼:“那里有桂花林,一眼望不到边”、“爬梯坎看风景,还锻炼身体”……   在过去几年的拆危建绿中,重庆投入数十亿元资金改善居住环境,深受老百姓拥护。从江北、渝北、北碚到大渡口、渝中、南岸,各式各样的生态公园竞相铺开。   未来,外环以内的2300平方公里的主城区,园林绿地将占到1500平方公里。      “绿金”无限      2007年5月,大渡口重钢老厂区。   18岁就在这里工作的何文峙,此时已经74岁。这段时间,他常漫步在即将环保搬迁的重钢老厂。   “我赞成搬迁!”他说,“老重钢对环境危害确实大,搬迁后,对环境与企业发展都很有利。”   环保搬迁结束后,重钢将致力于建设“森林钢城”;而大渡口,也找到了转型升级的更大支点。   在重钢搬迁前,其实大渡口已找到一个支点:建桥工业园。   2003年,建桥工业园开建之初,就确定了“森林围厂”的生态工业理念。它坚信:环境就是一种资本。   对此,全球垃圾发电老大――美国卡万塔公司也深信不疑。它对环境要求极高,环境是它选择投资地点时最重要的指标。   卡万塔公司前任董事长考察建桥后,盛赞“环境和美国一样”。随后,这家世界级龙头企业落户建桥。如今,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