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延长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丁格尔”延长线

“南丁格尔”延长线   一枚南丁格尔奖章和一纸证书,在司?范眼里格外珍贵,它们定格了她前半生的辉煌。   “南丁格尔是我少女时代做护士第一天就崇拜的人。”司?范在她写的书《走南丁格尔的路》中写道:护士是高尚的职业,但是必须具备一颗无私的心,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13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引领她走入了一个她为之奉献一生的世界。   一天,她随大人去看望因病住在崇文门北侧“德国医院”的姑母。走进病房,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洁白:雪白的床铺,雪白的墙壁,雪白的吊灯,还有那白衣、白帽.手持白色瓷盘的年轻女护士。护士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给病人打针、吃药、护理。小司?范痴迷地看着一切.在她心中涌现出“圣洁”的感觉,充满了渴望,那时开始她就立志要当一名护士。1948年,中学毕业后,司?范便虔诚地报考了河北医学院附设高级护校。1950年,她在护校上学时就参加了天津市第一批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   司?范的第一次护理经历远没有她想像中的浪漫。   “那是一个受肺结核折磨的年轻男人。他嘴角流血,脸色煞白。吐出的污物有很刺鼻的味道。我当时更多的是害怕,但还是硬着头皮上了。”她协助医生尽可能地减轻病人的痛苦.还在空闲时间与他谈心、聊天。在她的努力下.她的“第一号病患”有了面对病情的勇气。有了重拾学业、建功立业的信心。这第一次的成功护理,走出了司?范护理人生的第一步。   司?范在多家医院当了37年护士长,在护理一线上用自己金子般的爱心温暖了无数病人的心,用自己精湛的护理医术,挽救了无数垂危病人。   1985年司?范获得第30届国际红十字会颁发的最高奖――南丁格尔奖章,这是中国第二位获此荣誉的护士。   一本北京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证书,在司垄范心里分量特别重,它记录了她后半生事业的延伸。   证书里面记录着她做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某年某月某日,去谁家护理、家访,多长时间等。“这叫做‘时间储蓄’。”司?范解释说,“你身强力壮的时候,为老人们服务,相当于你把这些时间都储蓄了起来,等你老了,根据你的记录,自然有后来的志愿者为你服务。”司?范一有时???,就去鼓励年轻人和低龄老人像自己一样去储蓄时间。   1988年3月,退休了的司?范谢绝三家医院高薪聘请,毅然决定将护理工作由医院转向社区、转向家庭。退休的第二天,她就到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把自己志愿为社区内孤寡老人服务的想法作了汇报。在街道和社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她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楼上楼下地走访,用了整整三天,摸清了社区需要提供服务的孤寡老人的情况。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也已63岁。这些老人几乎都有这样或那样病痛。   情况清楚了,司?范却犯了愁:“依靠我一个人怎么行呢?”她问自己,我一个人能救多少人呢?她更从一位空巢老人死在厨房里的事例中警醒。这时,她想到了两种力量:居委会、志愿者,想到了居委会要设专职人员看管老人.社区医院要和红十字会结合起来。健康人要去和病人结对子.低龄老人要照顾高龄老人等诸多设想。   司?范很注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场合,大力宣传为老人提供志愿服务这一事业的重要性,各种场合她都大声疾呼:“谁都有老的那一天,希望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多为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尽一份爱心吧。”   现在的司?范所在的居委会已经设立走访老人组、测量血压组、绿色卫生组、低龄为高龄服务组等志愿者组织。“社会保障体系不建立,我一个人能帮多少人呢?”司?范感慨,“现在好多了。”   一大摞厚厚的、自己给空巢老人建立的病历档案,是司?范心中最大的牵挂。   “5月7日,中午小张阿姨来找,说石姐头疼,到家去测血压,190/94,脉搏80次一分钟,还有12个早搏,但坚决不去医院。只好让年轻的同志去买复方降压片。”   “1月4日,前几天韩老走路登空一个台阶,皮肤擦破已上药,现有感冒、咳嗽。”   司?范拎着药箱、血压计,骑着自行车,对社区的孤寡老人登门拜访,每天穿梭于这些家庭,义务为他们量血压、测脉搏、听心音,替他们买药、打针。在她建立的空巢老人病历档案里,血压、心脏,日常护理药……十分详细。   18年,29位孤寡老人,上门护理达7800人次……司?范对社区内孤寡老人的病情了如指掌,特别对血压高达200MM HG以上的,坚持每日上门测一次血压,及时给服药。对其他病症注意观察及时治疗。自己不熟悉的疾病就回医院虚心向大夫请教,弄懂后再回来处理。遇到疑难病症,就赶紧陪同老人去医院检查接受诊治,为他们尽量减轻病痛的折磨。   司?范的病历档案里,不仅记录有老人们的生理疾病,还有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她从多年护理经验中感到,老年人的孤独比疾病更危害身心健康,心理的疼痛比身体的疼痛更难忍受,更难治疗。   为消除这种孤独感,司?范发起了“独居姐妹互助组”。从此。社区内老伴去世、独自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