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盲人记者边缘采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盲人记者边缘采访

一个盲人记者边缘采访      口述:张骥良(盲) 整理:吴京华摄影:陈曦      他从小是个弃儿,视力仅0.01,身高只有1.5米,且一只眼角向上斜,另一只眼角向下坠。也许有些人看他会觉得滑稽,可是,他却成为了一名记者,并且数十次冒险“卧底”,专门揭发不法分子的非法勾当,经他采访的中外名流和演艺名星达七八百名,包括连战、董建华、王光美、邓朴方、巩俐、施瓦辛格、宋祖英……   他凭借一支笔和微弱的视力,将报道视角广泛延伸向社会的各个层面,共发表新闻报道400余万字。40多年来,他先后在全国600余家报刊杂志发表各种文章近300万字。他的名字也就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对象,他曾接受过数十家媒体的采访,其中包括《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湖南卫视,CCTV等大型媒体的采访。   他没有尚方宝剑,也没有三头六臂,就连一个正常人的视力都没有,可是,他硬是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他就是当代著名记者及作家、北京市朝阳区残联盲人协会主席张骥良。      “我炫耀的不是自己的苦难经历,而是如何创造幸福;我炫耀的不是采访了多少名人,或与名人有着多么密切的关系,而是我能够以健康的心态走近名人。”   “有人说我是非常人,有人说我是另类人,也有人说我为了图名图利,把死都忘了,其实我就是我。”   张骥良还说,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的路永远没有终点……      不知道是不是命运和我开的这个玩笑过于残酷了,视力接近于失明的我,自幼就迷上了写作。当我还弄不清投稿是怎么回事时,就踩着小板凳,踮起脚尖儿,把一个装着“诗”稿的信封,扔进了邮筒里。后来这首诗竟被《中国少年报》发表了。这首小诗的发表,让我在校园里得到了一个“小诗人”的桂冠。那是40年前的事了,那年我正上小学二年级。   从那以后,我更加迷恋于写作。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便有了一个当记者的梦想。当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我已经44岁了。那是我下岗后的第四个年头儿,聘任记者也好,打工记者也罢,总算当上了记者。从那时起,我便再也没有放下采访机,再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再也没有停下追寻线索,追寻题材的脚步。   没干记者时,我就知道记者这活儿不好干,不拿出点绝活是说不过去的。社会新闻中有关边缘人的报道不好做,不但没有红包,危险还不少。在北京生活着为数不少的边缘人。为了揭示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我连命都豁出去了,几次的卧底采访,几次险些遭遇不测。      卧底丐帮时,街坊把我认出来了,我硬是装不认识,躲过了一场劫难      那是1998年盛夏的一个傍晚,是我卧底丐帮采访的第二天。嘴里喊着“行行好,给个一口半口的吧!”双脚还要不停地走着,手自然也闲不下来,一个空罐头盒里装了几个钢蹦,手不停地左右摇动着,让空罐头盒发出一些声响。从早晨至华灯初上,一直也没有闲着。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草草吃下要来的半块面包和半个馒头,要来的少半瓶矿泉水,没喝几口瓶就空了。这时,那个30多岁的“师傅”终于发话了,他让我带着两个师姐歇一会儿。这两个师姐一个五六岁,另一个八九岁,是师傅的两个女儿,是真女儿还是假女儿我还弄不清楚,反正他们管师傅叫妈。和我这个新手比起来,她们已经算老手了。一天的“工作”成绩,他们“创造”的效益,比起我来可丰富多了。我坐在崇文门地下通道的过道里半闭着眼睛,琢磨着明天用什么方式和师傅“聊天儿”。同行们陆陆续续来到了地下通道,这里约定俗成地成为了同行们休息的场所。   正在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骥良,你怎么在这儿?”我没有抬头,便听出了问话者是我父亲的同事――我们楼下的杨阿姨。我只能硬下心来不吭声,因为昨天我刚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师傅给我讲了帮里的规矩,也就是严格的组织纪律。如果同行们知道我是来卧底的,最好的结果也是我被打残,弄不好连命都得丢了。由于我没有抬头,也没有答声,杨阿姨是个聪明人,她知道我是干记者的,便自言自语地说,我认错人了。我听着杨阿姨的脚步渐渐远去,才抬起头来。   当我的文章在《家庭周末报》和《民政之声报》周末副刊发表后,报社接到了大量的来电来函,我对报社的同志们说,千万不要公布我的私宅电话和通联方式。在卧底的那四天三夜里,我一点也没有害怕,我的文章发表后,公安、市容、城管等部门通力合作,对丐帮群落进行了一次大清理。后来我才知道,我的文章见报后,北京丐帮的一个头目扬言要重金悬赏缉拿我,并扬言要挖下我的双眼。其实这位丐帮头目有所不知,我的视力与失明仅仅差0.01了。      七八个壮汉把我紧紧围住,匕首在我眼前晃动着,情况万分危急      西直门地铁西北出口,我被七八个虎背熊腰的壮汉紧紧地围在中间,为首的那个男子用低沉、阴冷的语调对我说:“我们已经跟了你好几天了,从上个星期五你一出现,我们就注意到你了,你这儿问问,那儿问问,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