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人生死长漂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美国人生死长漂梦

一个美国人生死长漂梦   2005年8月23日下午4时,长江三峡的一艘游轮上,美国人史蒂夫靠近船舷,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瓶,深情又虔诚地说了一句:“希望与长江合为一体能让你感到快乐!”打开瓶盖,让瓶中的粉末散入滔滔长江之中,融合,消散……   那个小瓶里装的是史蒂夫的老师约翰?德怀根的骨灰。1995年,美国漂流专家约翰?德怀根和14个伙伴以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记者、摄影师来到中国,为实现一个梦想:在中国长江的支流水洛河进行首次漂流。但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不得不中途放弃。约翰立下誓言:如果生前没机会征服长江,死后也一定要与长江融为一体。      准备难周全,瀑布惊魂      约翰?德怀根,1942年生于美国,自幼酷爱漂流。他创造性地发明了如今广泛使用的观光皮筏。1968年,他创办了野外漂流无限公司,建立了第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漂流公司。1985年,美国人挝勒?肯提出了首漂长江的口号,导致了中国勇士尧茂书抢先漂长江的壮举。约翰?德怀根听了挝勒的介绍后,也产生了漂流长江的念头。1995年,约翰和14名漂流好手定下了目标:漂流长江一条从未有人漂流过的支流――水洛河。   1995年10月18日,约翰一行18人抵达了云南昆明。约翰双眼红肿,面带焦虑,“我感觉这次旅途很艰险,我们所得到的有关水洛河的地图已经有47年的历史了,而且我们无法进行空中现场勘查”。约翰征服过无数的河流,包括艰险的智利法太乐福河,秘鲁的可拉河,而且很少出差错。可这次,约翰很是不安。由于无法配带无线电通讯设备,约翰考虑最多的是如果被困峡谷该怎么办。10月20日,约翰一行来到了水洛河边。那里离与长江的交界处还有大约129公里。水量大,流速快,现场情况超过了约翰的估算。“据我们了解,从水洛河到长江,海拔高度下降了1000多米,这海拔到底是慢慢降下来的,还是通过很陡的瀑布,我们都不知道”。   约翰来不及再作更深入的调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次漂流,他带来了两艘皮划艇,两艘皮筏和两艘平底船,还有够用10天的食物与油,以??用于攀爬的绳索等物品。当天下午,漂流队开始漂流。漂流了两个小时,基本没有什么危险。但驻营休息时,约翰还是说出了担心:“今天水面基本没有起伏,但前面极可能出现很陡的瀑布。”同行的科里史也指出,河两岸都是光滑的巨石,如果发生意外,连上岸的机会都没有。   第二天,河水与另一条河汇合后,水势更猛,河流开始发出巨大的哗哗声,声音越来越大,河面上飘起一层水汽。很快,约翰和漂流队面临第一次考验:大瀑布就在前面,而两边都是光滑巨石,无法上岸。   约翰与几名漂流专家们开了个短会,制订了过瀑布的方案――沿着河边划行,再绕过旁边的一块巨石,“不能从河中间过,水的冲力太大,会把我们的船掀翻的”。在这个高5米的瀑布处,漂流队陷入险境。约翰的皮筏从瀑布落下后遇到了激流,皮筏前端一沉,整个筏子就如一个快倾覆的游泳池,筏上的五人拼命向浅滩划去,总算从激流中脱身。而其他同伴则没那么幸运。爱里科与伙伴汗克的平底船从瀑布上冲下时,两人都落入漩涡中。爱里科与漩涡搏斗时,另一艘平底船又从瀑布飞下,差点砸中他。后一艘平底船中也有一人落水。汗克被冲到约翰的皮筏前,皮划艇上的马克看到后大叫:“抓住他!”第一次营救没有成功,水流太快,没人抓得住汗克。约翰又拿起一件救生衣,将一头扔向汗克。汗克抓住后,约翰与筏上的几人一齐合力将他拖了上来。这时爱里科与另一位落水者也从漩涡中脱身,爬上了平底船。   暂时安全了,虽然一艘平底船沉了,但毕竟人都无事。天气渐暗,正当约翰找寻合适的宿营地时,漂流队遇到了第二个瀑布。这次的瀑布让漂流队精疲力尽,因为瀑布让河面形成了V型激流,约翰的艇队就在激流中打转,艇上的人用尽全身力气才将艇划离激流。晚上7时,全队终于靠岸。把艇推上岸后,约翰一行人又冷又饿全都瘫在石滩上。为了减轻重量,漂流队没有带充气帐篷,约翰与同伴们只能睡在石头上,晚饭则是用随身携带的丙烷小炉煮面条吃。“真的不想漂了,但不漂又怎么办?我们没有回头路”。约翰只好给灰心的队友们打气:“情况不是那么坏,是吧?”      险情不断,决定放弃      约翰没想到的是,情况的确很坏。按照他们手上地图的标识,他们将进入一段相对平缓的河面。但第四天漂流队遇到了约1000米长的多石峡谷,不断有巨石在河道中横置着,前方还有两处瀑布。这段河流根本无法漂流,只能走过去。于是一整天全队都用在了将艇运过那段乱石滩上。在将船只从乱石滩上运走的途中,更大的麻烦来了。面前是落差达15米的大瀑布,瀑布下方则是小峡谷,要是被冲下去,必死无疑。河流左侧是高达20米的光滑石壁,无路可去,惟一的办法就是从瀑布前的河面跨过去,从河的右侧绕过瀑布。约翰决定立即扎营,全体人员养足精神后再行动。   第五天,漂流队开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