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共36张PPT)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 整体性 物质迁移 能量转换 含义 本质 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牵一发而动全身” 新功能 1、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 A、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B、使自然地理要素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C、具有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D、某些地理要素的生产能力 2、有关水土流失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只是土壤的侵蚀过程 B、水土流失会导致地貌的变化 C、水土流失会导致植被的退化 D、水土流失会导致地方气候的变化 3、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 4、大气中的氧主要来自 A、水的分解 B、细菌的分解 C、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回顾复习 1、发育初期的河谷 A.集水面积广,横剖面呈“V”形 B.集水面积广,横剖面呈槽形 C.集水面积小,横剖面呈“V”形 D集水面积小,横剖面呈槽形 2、V形河谷形成后 A下蚀作用减弱 B下蚀作用增强 C侧蚀作用加强 D侧蚀作用减弱 3、读“冲积扇平面图” (A为河流冲出山谷时的剖面) ,则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4.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港运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好,还是选在B处好?试述理由________ A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水的侵蚀作用显著,河床深;而B处于凸岸,流水的堆积作用使河床变浅 , (2)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___ _;为什么?_____ 粘土、粉砂、砂、砾石 因为在泥沙的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3)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个岸相连?___ __ 为什么?_________ 与北岸(即左岸)相连 因为该河流位于北半球,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因而南岸侵蚀,北岸则泥沙堆积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阅读探究 岩石 水 土壤 生物 大气 水 生 物 岩 石 水无机盐 二氧化碳等气体、降水 氧等气体 有机物 无机盐 有机物 矿物质 尘埃 降水、风能 降水 大 气 地理环境要素包括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 地理环境整体性 水循环 大气循环 生物循环 地质循环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才把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融合成自然综合体,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整体性的含义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生物 在地 理环 境形 成与 演化 中的 作用 ? 对大气圈的改造? 对水圈的改造? 对岩石圈的改造? 对地球面貌和地理环境的改变 阅读思考 1、什么是生物循环? 2、生物循环的意义是什么? 二氧化碳 水 无机盐 无机盐 分解 分解 死亡 死亡 呼吸 呼吸 大气 水 土壤 微生物 植物 动物 生物循环是如何使地理要素间 进行物质迁移与能量流动的? 关于生物在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出现促进了土壤的形成 B、生物能够参与各种岩石与矿物的形成 C、生物能够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D、生物能够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改变 高手竞答 (1)图中有哪几种 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 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 间是如何传递的? 说一说 新 功 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含义 请举例说明 含义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整体=部分之和??? ╳ 大 气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水圈 光照 (有机物) 6CO2+6H2O C6H12O6+6O2 叶绿素 绿色 植物 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藏羚羊的数量变化是如何体现 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二7.1追寻守恒量-能量(共23张PPT).ppt
- 高一必修2第七课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共45张PPT).pptx
-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二 7.2功 (共25张PPT).ppt
- 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27PPT.ppt
-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二 7.4《重力势能》(共30张PPT).ppt
-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二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共25张PPT).ppt
-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二《7.4重力势能》(共42张PPT).ppt
-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二 7.3 功率 (共24张PPT).ppt
- 高三读写——wishes and plans.pptx
- 高中化学--大π键的书写及认识; (共14张PPT).ppt
-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综合自主复习课件(共33张PPT).ppt
-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共20张PPT).ppt
- 高中地理专题课件-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共60张PPT).ppt
-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共15张PPT).ppt
- 高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一 2.1 地壳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共32张PPT).ppt
-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历程 第三单元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风采课件(75张).ppt
-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共14张PPT).ppt
-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共18张PPT).ppt
-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共32张PPT).ppt
-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共18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