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组织污染的检测与排除-夏开德
细胞培养的污染和排除 夏开德 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凡混入培养环境中对细胞生存有害的成分和造成 细胞不纯的异物,都应视为污染。 污染应包括: 微生物:真菌、细菌、支原体和病毒(最常见) 化学物质:影响细胞生存的非细胞所需的化学 成分 细 胞:非同种的其它细胞 细胞污染: 污染 微生物的污染 不同细胞类型的交叉污染 细菌 霉菌 支原体 化学物质污染 污染途径: 1.空气: 培养设施不宜置于通风场所; 定期清理净化工作台的过滤层,防止阻塞; 操作中应减少空气流动; 带口罩; 夏季潮湿季节空气中含菌数量多,每立方米内含菌数不应超过1~5个。 2.清洗消毒 培养器皿和容器洗刷不净残留污物、培养用液灭菌不彻底等,都可引入有害物。 3.操作 实验操作马虎、动作不准确、消毒观念不强,使用的吸管、刀、剪沾染微生物等;或封瓶口时不严,都可发生污染。同时培养两种以上细胞,操作不慎,使用同一吸管或培养用液,可能导致细胞交叉污染。 4.血清 血清也是污染细胞的来源,有的市售血清制备水平低、检测不严,常已被支原体和病毒污染。 5.组织 初代培养组织常有污染;有的是在手术中污染,有的本身可能是被污染的组织(如 已经发生溃烂的肿瘤组织);手术用碘酒消毒后,擦拭不净可能混入碘污染 污染对细胞的影响 根据污染物和污染程度的不同,对细胞的影响不同 在细胞受有害物污染时间短、污染程度轻、并能及时排除污染物的情况下,细胞有可能恢复。 当污染物持续存在于培养环境中时,轻者细胞增殖生长缓慢、分裂相减少、细胞变得粗糙、细胞轮廓增强,重者细胞停止增殖,分裂相消失,细胞质中出现大量堆积物,细胞变圆或崩溃从瓶壁脱落。 微生物污染及其表现: 1.真菌污染: 真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污染后均不难发现,大多呈白色或浅黄色小点漂浮于培养液表面,肉眼可见;有的散在生长,镜下观察呈丝状、管状或树枝状菌丝,纵横交错穿行于细胞之间。念珠菌和酵母菌呈卵圆形态,散在于细胞周边和细胞之间生长。 2.细菌污染:细菌污染后大多能改变培养液 pH使培养液变混浊,毒性大的细菌很快导 致细胞崩解死亡。 加用抗生素的培养用液一般可预防和排除 个别少量细菌的污染。 3.支原体污染 支原体是细胞培养中最常见、不易被 察觉和干扰实验结果的一种污染。 真菌感染 支原体污染 电镜照... 细菌污染 扫描电镜法显示支原体,附于细胞表面众多的圆形颗粒为支原体 污染的预防和排除 重在预防,排除困难! 1.器皿准备中的预防 2.开始操作前的预防 3.操作过程中的预防 4.其他方面的预防 细胞培养过程中预防污染的措施。﹙一﹚器皿准备中的预防 ﹙二﹚开始操作前的预防: ﹝1﹞定期清洗或更换超净工作台的空气滤网。﹝2﹞检查培养器皿是否有消毒标志。 ﹝3﹞检查新配制的培养液。 ﹝4﹞操作前提前0.5小时启动超净工作台及 紫外消毒灯。 ﹝5﹞操作者应消毒双手和戴口罩。 ﹙三﹚操作过程中的预防: 不用的立即封口,不允许用手触及器皿的无菌部分。 在安装吸管帽,开启或封闭瓶口操作时要经过火焰烧灼,并在火焰附近工作。 吸管应专管专用。 培养的细胞在处理之前勿过早暴露于空气中。 操作时不要交谈,咳嗽。 操作完毕后应将工作面整理好,并消毒擦拭工作面,关闭超净工作台。 ﹙四﹚其他方面的预防: 应及早冻存有价值的培养物。 对新引进的细胞株应加强观察,防止外来的污染源。 应定期更换培养系统中的抗生素。 定期清洁消毒CO2培养箱。 污染的排除 1.抗生素排除法:联合应用比单用效果好,预防性应用比污染后使用好。 一些有价值的细胞被污染后,可采用5~10倍于常用量的冲击法,加入高浓度抗生素后作用24~48小时,再换入常规培养液。有时可能奏效。 2.加温除菌 (用于清除支原体) 根据支原体耐热性能差的特点。有人将受支原体污染的细胞置于41℃中作用5~10小时(最长可达18小时)以杀灭支原体。但41℃对培养细胞本身也有较大影响,故在处理前,应先进行预试验,确定出最大限度杀伤支原体而对细胞影响较小的处理时间。 3.动物体内接种 受微生物污染的肿瘤细胞可接种在同种动物皮下或腹腔,借动物体内免疫系统消灭污染的微生物,肿瘤细胞却能在体内继续生长,待一定时间后,从体内取出再进行培养繁殖。 4.与巨噬细胞共培养 巨噬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仍然可吞噬微生物并将其消化。利用96孔培养板将极少量的培养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可以在高度稀释培养细胞、极大地降低微生物污染程度的同时,更有效地发挥巨噬细胞清除污染的效能。本方法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谢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