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专题滚动检测13+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9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专题滚动检测13+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滚动检测(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注:1-3题为专题十二内容,第4-14题为专题十三内容)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1.(2018·莆田模拟)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认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汉代,董仲舒强调“委身致命”、“善皆归君,恶皆归于臣”。这种对君臣关系认识的变化表明,汉代儒学(  ) A.比先秦儒学更加哲学化 B.与先秦儒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C.植根于先秦儒学的传统 D.是对先秦儒学的取舍与创新 解析:选D “比先秦儒学更加哲学化”,这一点仅根据材料无从获得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很明显,董仲舒的理论是对孔子君臣论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而非有本质区别,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不难看出,董仲舒的理论明显是对孟子君臣论的一种颠覆而非继承,故C项错误;一方面,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是对孔子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另一方面,其理论又是对孟子思想的彻底否定与颠覆,故D项正确。 2.(2018· 临汾模拟)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 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解析:选A 根据材料“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结合所学,随着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思想领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故A项正确。 3.(2018·衡水模拟)王阳明认为:“凡看经书,要在致吾之良知。取其有益于学而已,则千经万典,颠倒纵横,皆为我之所用”。据此,王阳明(  ) A.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目的 B.指出发现良知的主要途径 C.认为儒学可激发内在情感 D.主张用儒学经典指导实践 解析:选A 根据材料“王阳明认为:‘凡看经书,要在致吾之良知’”可知,王阳明认为学习经书等儒家经典的目的就在于“致良知”,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指出发现良知的主要途径,故B项错误;“认为儒学可激发内在情感”,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C项错误;“实践”问题题干材料并没有提及,故D项错误。 4.(2018·包头模拟)晚清梁廷相在《夷氛闻记》中对林则徐的抗英活动称赞有加,但在书的结尾却说,“天朝全盛之日,即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孰甚”,“反求胜夷之道于夷也,古今无是理也”。这反映出(  ) A.传统夷夏观念是近代化的障碍 B.“师夷长技”不能顺应时代潮流 C.华夷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D.学习夷狄“长技”有失国体尊严 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不难看出,晚清文人虽然称赞林则徐的抗英活动,但对其主张学习西方的观点却是大加鞭挞,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近代中国思想界还尚未冲破夷夏之辩的保守观念,这也是近代中国实现近代化的巨大障碍,故A项正确。 5.(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纵观近代前期先进人士的有关言论,少数人对“中体西用”这一文化原则整体上的正确性有过疑虑,但从未有人对其所含的民族性提出过怀疑。对“民族性”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抬高中学地位,贬低西学价值 B.明确反帝爱国,倡导中学主导 C.突出实用效率,批判祟洋虚无 D.提倡抵御侵略,维护中华文明 解析:选D “中体西用”主张学习利用西学,而非贬低西学价值,故A项错误;清政府“中体西用”的思想没有明确反帝主张,故B项错误;“中体西用”主张学习利用西学,没有批判祟洋,故C项错误;“中体西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御外敌入侵,维护中学的地位,体现出“民族性”,故D项正确。 6.(2018·潍坊模拟)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以中国之大,土田之广,因地之制,皆可使富也;用民之力,皆可使强也;即吾所谓自治也。舍富强之本图,而怀欲速之心,以急责之海上,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据此可知,郭嵩焘意在强调(  ) A.实行地方自治 B.反对仅学西方技术 C.重视发展海防 D.大力发展民用工业 解析:选B 材料没有涉及实行地方自治,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知郭嵩焘认为学习西方技术是舍本逐末,要使中国富强,不能仅学西方的造船制器,关键是要先从政治教化上进行改革,故B项正确;据材料可得知C项不是他的主旨,故错误;据材料郭嵩焘冲破洋务派“中体西用”的理论体系,洋务运动时期已发展民用工业,故D项错误。 7.(2018·泉州模拟)1902年,梁启超写文章分辨了中国儒学“仁政”与西方近代“自由”的区别,认为“以孔孟之贤,其仁政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