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构造带中古生界地层及岩性特征.doc

最新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构造带中古生界地层及岩性特征.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构造带中古生界地层及岩性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构造带 中古生界地层及岩性特征 (地质监督 朱宪初) [摘要] 通过驻井地质监督工作、在延安宝塔区贯屯乡试201井、洛川凤栖乡福4井实际钻遇并建立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构造带中、古生界地层及岩性柱状剖面,浅述地层、岩性及含油气性特征。 侏罗系下统延安组(J1Y) 一般厚度为208.0m;岩性特征:~岩性特征:三叠系三叠系m;岩性特征:~系三叠系岩性特征:三叠系岩性三叠系叠系叠系叠系叠系系μm2。本组与下伏下古生界奥陶系μm2 。 马五12 储层:岩性为浅灰色、灰色泥一细粉晶云岩、角砾状云岩,局部夹砂屑云岩。储层分上、下两层。上层厚2.0一4.0米。储集空间主要以溶蚀孔洞为主,伴少量溶蚀针孔,个别地区储层上下部发育层间缝,不规则的微裂缝、角砾缝、构造缝。该层溶孔一般大于2毫米,空洞多为独立分,且分布不均。在区域上缝洞层的厚度大,非均质性强,溶蚀孔洞的发育差异大,占岩芯柱面,(5-2.5%不等。孔洞少部分被淡水白云石半充填,大部分白云石、方解石、泥质、硅质、黄铁矿充填。空隙度最大19.36%(陕121井),一般2.0一4.0%,渗透率最大6.73*10-3μm2,一般小于1*10-3μm2。下层厚0.8-1.5米,主要为层间缝、成岩收缩缝,溶蚀孔洞发育极差。孔隙度一般小与2%,渗透率小于1*10-3μm2。 马五13储层:岩性以浅灰色细粉晶岩为主,岩性单一,泥质含量底,厚2.5一4.6米,全区平均厚约3.5米。该层是气田溶蚀孔、洞、溶斑内晶间孔、晶间晶间溶蚀针孔以微裂缝发育层。溶蚀孔洞一般占岩芯柱面20一35%左右,最密者达50%,呈麻斑状或蜂窝状顺序分布。孔洞直径一般1.5一3.5毫米,部分地区的溶蚀孔洞被细-粗粉晶水白云半填充,示顶部的溶洞孔;留下半月样空隙,故称新月形溶孔,或疏松全充填,局部地区被白云石、方解石、高岭石、硅质混合全充填。溶蚀孔洞在部分地区发育不均,呈“二段”式(上部富集,下部疏松,或反之)或“三段”式(即上下部以微裂缝为主,见少量星点状孔洞,中部孔洞发育。微裂缝一般没平方2-3厘米条,多为张开缝或泥质半充填,并伴有少量大裂缝,储集性能好。空隙度单井平最大10%(陕121井),一般4-7%,渗透率单井平均最大22.32*10-3μm2(陕121井),一般1-4*10-3μm2,有效面孔率最大8-9%(陕155井),一般2-5%。该层具有纵向上缝洞了连续分布、横向上区域大面积连片的特点,是气田的最佳的储层,也是主力气层) 马五14 储层:岩性不均,浅灰色、灰色泥晶云岩、泥粉晶灰质云岩、云质次生灰岩、泥晶灰岩等岩性在区域上均有分布,溶蚀孔洞发育极差,今见少量裂缝,空隙度一般小于2%,渗透率小于1*10-3μm2。局部地区则为透镜体零星分布的粗粉晶-细晶“糖粒”状云岩(主要分布在榆3井-陕4井-陕8井,林2井-陕2井,陕91井区),但厚度薄,一般小于2米,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晶间溶蚀孔。单井平均渗透率最大8.55*10-3μm2,一般小于1*10-3μm2。这种均质的粗粉晶-细粉晶是比较不理想的储集层。 马五1段地层的一套凝灰质岩石是划分壳小层的重要依据。凝灰质岩石一般泥质含量比较高,多为凝灰质泥岩,局部变为泥岩,一般为一层,局部为四层,单层厚度薄,小钻时曲线反映明显,根据其幅度的变化特征可与自然伽玛曲线对比统一后,因而可做为风化壳小层划分的依据。 马五2层:硅化作用突出此段主要特征,局部硅质高达70%,泥质以微细纹层显出,伊利石高于高岭石,酸不溶物平均含量8.094%,板状石膏假晶大部分被方解石交代外,尚有部分假晶为硅质交代。颗粒云岩中的砂屑颗粒均有被硅质交代的现象。部分井泥质含隐晶质硅质,晶间孔多被硅质填充,在溶孔中可见自生石英呈笋状生长,也可见自生石英岩层面条带状集中分布。次生灰岩中部见溶孔被萤石充填。黄铁矿星状普见。电性为高阻值,底伽玛,可与上下地层相区别。 马五3层:岩性特征和厚度变化规律是可取马五4层顶部气层的重要依据。马五3段岩性泥质含量较高,多数井角砾发育,为一套角砾状泥质云岩或云质泥岩。其厚度变化与石膏分布有一定关系,一般马五3段含石膏则厚度偏大,石膏出现的层位越高,则厚度越大,反之则偏小。因而在卡取马五4顶部气层是要考虑其厚度变化。马五3层中上部角砾间富泥,下部含有较多的结核状、团块状硬石膏。酸不溶物明显高于各层,平均达17.09%。上部均有一到三层蚀变凝灰岩薄层,波状泥质纹层普遍发育,X衍射证实岩土成分主要为伊利石,坍塌角砾岩质富集。在局部尚见泥质内碎屑,游离状态分布在泥晶云岩中,具壳状构造。普含黄铁矿,多呈现为晶球状集合体。次生灰岩中交代成因的水云母泥质中分布着少量的陆源石英。压实微细群体缝合线发育,下部硬石膏结构具有典型的鸡笼格子状构造。 马五41层的细粉精白云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