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表现 初期:病人呼吸加快,有呼吸窘迫感,但未必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和发绀。肺部听诊无罗音;X线胸片一般无明显异常(除原有病变或损伤外)。 此时的呼吸窘迫感,用一般的吸氧法不能得到缓解, 进展期:病人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和发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肺部有罗音;X线胸片有广泛性点、片状阴影。意识发生障碍,如烦躁、谵妄或昏迷。体温可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此时必须行气管插管加以机械通气支持,才能缓解缺氧症状;同时需要其他治疗。 末期:病人陷于深昏迷,心律失常,心跳变慢乃至停止。 * 诊断 熟悉前述的发病基础,在损伤、感染等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状态。发现呼吸率超过30次/分、呼吸窘迫或者烦躁不安等,应立即进行理学检查和X线、心电等检查。 如果排除了气道阻塞、肺部感染、肺不张、急性心力衰竭等,就应考虑为ARDS。试用面罩法高浓度氧吸入辅助呼吸,观察其效应。如果呼吸窘迫和发绀有所缓解,意识状态等也有改善,应进一步监测血气变化和呼吸功能等,以明确ARDS的诊断。 * 1.血气分析 对ARDS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ARDS初期,PaO2就可降低至8.0kPa(60mmHg)。由于PaO2可随吸入氧浓度(FiO2)增加而增高,已用呼吸机支持时,应以PaO2/FiO2的数值表示呼吸衰竭程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参考值为5.3kPa(40mmHg);ARDS初期呼吸率加快,或用呼吸机过度换气,可使PaCO2增高,提示病变加重。 * 1.呼吸功能监测 (1)肺泡-动脉血氧梯度(A-aDO2,正常者0.6~1.3kPa或5~10mmHg)、A-aDO2反映肺泡功能, (2)死腔-潮气量之比(VD/VT,正常者0.3)、VD/VT反映肺排出CO2的能力. (3)肺分流率(QS/QT,正常为5%),QS/QT反映肺血管变化对换气的影响、 (4)吸气力(正常者-8~-10kPa即-80~-100cmH2O)、有效动态顺应性(EDC,正常为100ml/100Pa)、功能性残气量(FRC,正常者30~40ml/kg体重)等。 经血动力学监测结果推算。以上三项监测结果在ARDS时均增加。吸气力、EDC和FRC均反映通气的能力,在ARDS时降低。 * 3.血动力学监测 监测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压(PAWP)、心排出量(CO)、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aCO2)等。可以了解ARDS的病理生理变化、心功状态等. * 治疗 (一)呼吸治疗 主要的方法是用呼吸机和氧气,施行定容、定压的人工呼吸,以纠正低氧血症和改善肺泡换气功能。 ARDS初期,病人呼吸加快而其他症状较轻时,可用戴面罩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保持其呼气相压0.5~1.0kPa(5~10cmH2O),使肺泡复张,增加换气面积,并增加吸入氧浓度(FiO2)。 * ARDS进展期,需插入气管导管,多选用呼气终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和(或)间歇性强制通气(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就恢复肺泡功能和功能性残气量而言。 * 为了迅速纠正低氧血症,(1)使用呼吸机开始时用较高的FiO2、甚至用纯氧吸入(FiO2=1.0)。然后应在维持PaO2>8.6kPa(65mmHg)的水平上,降低至FiO2≤0.4,以避免高浓度氧加压对肺的损害。(2)PEEP则应逐步增加,以0.5~1.5kPa(5~15cmH2O)为宜,必要时方用更高的压力。潮气量保持10~15ml/kg(大于自发潮气量);适当调节吸气呼气流速之比(约1 : 2),使通气分布比较均匀。长时间使用较高的PEEP(>2.0kPa即>20cmH2O),会降低心搏出量影响循环,又可能造成肺气压伤,故应联合IMV。 * 正压通气的并发症或不良作用有:①气胸,②心排出量减少,影响肾、肝等器官功能;③颅内压增高。④高浓度氧吸入时间较长,尤其是FiO2≥0.8,可引起氧中毒使ARDS加重。 * (二)维护循环 病人若有低血容量,必须及时输液以支持循环。否则使用CPAP或PEEP等更促使心搏出量减少。为防止输液过量加重肺间质和肺泡水肿,应监测尿量、中心静脉压(最好测肺动脉楔压等),以输入晶体液为主,适当给予清蛋白或血浆(输蛋白质过多反而有害),再酌情用利尿剂。除了要维持血容量,还应酌情选用多巴酚丁胺、多巴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