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前世今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里屯“前世今生”

三里屯“前世今生”   我是在不到两岁时从西郊民巷搬到三里屯居住的,那是1962年,文化大革命还没开始,我就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青少年时代,一直到1988年离开,算起来整整26年。前不久,我又重访了自己的故乡,发现历经20多年的风雨沧桑,三里屯已经变了许多,甚至面目全非,连我这个地道的“原住民”也已完全认不出。   现在人们的印象中,一提起三里屯,似乎总要与酒吧、艳舞、妓女等词联系在一起,我想告诉大家――其实三里屯也曾有过一段纯真、清新、美丽的时刻。      逝去的村庄“鬼元湾”      过去我家位于三里屯地区最北端,隔过一道砖墙就是宽阔无边的田野,所以小时候,我常和小朋友一起到北边玩耍,那里有我们城市无法比拟的美。   最靠近我家的一个村庄,叫做“鬼元湾”,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一条马路在这里向东拐了个弯,变成了土路,底下是大片大片绿油油的田地,田地边种着杨树、槐树等防护林。土路转过几道弯是一个小套院,里面有商店和粮店,供应整个村子日常用品,顺着小路再往里,就是人家了。   村子东西两侧的田里种满了庄稼,西面大多是白菜、菠菜、青菜、葱、蒜、韭菜,东面是水稻田,还有一些老玉米、西红柿、架子上的黄瓜、豆类。我们这边的小孩总爱到那里偷吃。这个村庄的田地低洼,周围有一道土山坡怀抱着它,坡上有一条小渠,终年不断流淌清亮亮的溪水。我们都喜欢到又凉又清的沟渠里洗手涮脚。   村庄的后边,有一条不算窄的小河从那里经过,两边满是杂草,蜻蜓、蛐蟀、“刀令”(即蚂蚱)、毒蚊子特别多。杂草中还隐藏着不少水塘,里面全是野生的芦苇,我们经常摘一些叶子宽大的苇叶拿回家包“粽子”用。不过,可要格外当心这水塘里的蚂蟥,谁要是让它“憋”一下,可就倒了霉了。我们这些小孩中蒋大为就曾被它“憋”过。这儿田埂上、草丛中的瘌蛤蟆也特别多,我们走路总是小心翼翼,生怕踩着癞蛤蟆,听大人说,瘌蛤蟆身上有毒,如果不小心踩了它,脚就会溃烂。   我上小学五六年级时,第二次来到“鬼元湾”。那是一个晚上,我们学习小组才散,一???女同学因为家住农村,所以不等天完全黑就先走了,可不一会儿她又跑了回来,说路上有鬼,把她给吓了回来。我们小组只好全体出动,一起送她回家。一路上说说笑笑,等走到通往“鬼元湾”的那条土路,听到高高的土坡后响起推土机的声音。我们走上去一看,发现那里已变成一块光秃秃的平地,看不到庄稼,看不到树木,只见黄色的泥土堆和摆在一边的几台滚碾机、推土机。   第三次去是中学时期了。那时,“鬼元湾”的名字已经不存在了,原地建起了一片新的大使馆区,与原有的大使馆区组成一个“┓”的形状。预制板崭新的楼房,一栋挨一栋,楼前栽在盆里的鲜花,枝叶茂盛,香气扑鼻,不远处的某个地方,还在修建着大使馆的新房。      警卫连里看电影      “鬼元湾”再往北去,也有一条小路蜿蜒地向前延伸,两边都是工厂堆的废旧零件。裸露的泥土上,零星开着几朵白的、黄的、红的小花。就这样向前去,忽儿四周开阔,忽儿向日葵花遍地。拐过一个弯,一条小溪从小石板桥下穿过,往下俯瞰,里面的鱼儿、石子都清清楚楚。1970年,国家号召回收利用废旧钢铁。我们为了捡废铁,时常路过这里,大家都爱跳到溪水里戏耍一阵。过了这儿再往前走不一会儿,几栋工厂的大楼就展现在眼前了,四周有不少煤灰、下水管道子、红砖。记得在厂子的西面有一个不大的水池,那里经常有人钓鱼、捞鱼虫,也有人专爱到水浅的地方游泳、洗澡。   继续往北,就只有一条大道一直通向西去了,从那里可直达东直门。因此我们集体卖废铁,总爱拣这条路,到东直门一个小巷中的废品收购站去卖。而东边已没有路,全被荒丘上的乱石、荒草、土堆堵塞住了。   后来我才知道,东边并不是荒芜一片,只不过有一堵高墙挡住罢了。高墙的周围有铁丝网和木头架子,透过墙的上沿,可以看到院里几栋新盖的楼房,那是护卫大使馆的警卫连宿舍。   警卫连三层宿舍的前后是两个大操场,侧面还有一栋楼,前面是一座大礼堂,礼堂前是个大空场,这里经常演一些电影。只要一听说警卫连有电影,我们就兴奋得不得了,不管天多黑路多远,总会拿着板凳,沿着东面的一条使馆路赶到这里。人家战士总是带着清一色的“小马扎”,整整齐齐地坐在前面,我们就分散到各处,有站着的,有踩在板凳上的,有爬到树上的,也有骑上墙的。《小兵张嘎》《列宁在十月》《南征北战》《英雄儿女》《战友》等经典影片,我们都在这里欣赏过。      农展馆后身的“野趣”      我们小孩子最爱去“鬼元湾”玩耍,可大人最爱带我们去的地方则是东边的农展馆。农展馆,全称叫“全国农业展览馆”,是北京上世纪50年代十大建筑之一,修建得十分壮观宏伟,高耸的塔楼,宫殿式的尖顶,天蓝和金黄两色相配的墙面,在我们的眼中就像油画一样漂亮。可那时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