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维持高成长内在逻辑.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经济维持高成长内在逻辑

中国经济维持高成长内在逻辑   【摘要】我国这种长期快速增长还会持续多长时间,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关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一直存在“悲观论”和“乐观论”两类观点。尽管从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步入下降通道将是必然的,但是可以认定,未来中国经济维持一个高成长期有着更深刻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中国经济 可持续增长 增长效应      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乐观论和悲观论   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仅占世界的1%;1986年突破1万亿元,2001年突破10万亿元,2006年突破20万亿元,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30万亿元,又比上年增长9.6%。1978~2008年的30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9.8%。2009年,尽管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GDP仍达到33.5亿元,约合491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9.1%。我国这种长期快速增长将还会持续多长时间,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就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一直存在“悲观论”和“乐观论”两类观点。   悲观论者认为,中国的电力、电信、公路、钢铁等行业的建设都已过了投资的高峰或快速增长期,已经出现了投资增速明显下降的趋势,未来的经济增长将失去投资的驱动;消费方面,由于分配结构失衡,小部分人占有了社会大部分财富,但他们的消费是有限的,即便如此,在富人们的消费结构中更多的是外国产品,对中国经济拉动系数低;同是,一个比重较大的中产阶层没有形成,广大民众消费水平的提升将是一个缓慢过程,未来的经济增长将失去消费的驱动;出口方面,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特别是美国实施的“再工业化”政策对进口的替代,加上国内人民币升值和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比较优势的丧失,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失去出口的驱动。因此,从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步入下降通道将是必然的。   这些说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经济维持一个高成长期有着更深刻的内在逻辑,至少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强劲势头是不容置疑的。   工业化、城市化的经济增长效应   工业化的实质是由劳动密集型经济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变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资本投入。仅从静态意义上讲,生产的工厂化首先要建立大规模的厂房、仓储,安装大型的机械设备,外部还要形成以交通运输为基础的庞大的物流体系等。在工业化期间,这样的经济行为会反复进行,从而不断地推动社会投资规模的扩大。目前,我国的工业化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1995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18,2000 年为26,2005 年为50。1995年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2002年中国开始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未来10年间,随着中国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围绕工业的实体经济增长率不可能慢下来。即便中国工业经济未来的发展会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压力,但还会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而国民经济则会在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高速增长。   城镇化是伴随着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而发生的社会生活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更大规模的集中居住,提供集中供水、供电、供热、垃圾处理、交通,集中购物、娱乐,以及集中的教育、医疗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市化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消费的数量和质量更加丰富多彩。伴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社会投资规模也必然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47%,城镇人口已超过6亿。根据中国科学院的一项研究,在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40%这个过程中,英国经历了120年,法国经历了100年,德国经历了80年,美国经历了40年,前苏联和日本分别经历了30年,而中国仅用了22年。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城镇化水平在30%~60%之间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在加速的阶段。在未来10年内,我国即将发生的城乡人口转移和社会变迁的规模在世界上将是空前的。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城市人口的比例是18%,在未来若干年可能会上升到75%。过去30年,中国100万人口的城市大致增加了200个;在未来的若干年,中国将有4亿人口要从农村转入城市,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按100万计算,中国还要增加400个这样的城市。我们不难预测,由城镇化推动的社会投资和消费也会呈几何级增加,从而成为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力力量。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比一些主要工业品的人均量的差距,来说明它们对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据统计,我国粗钢产量2000年达到1.3亿吨,到2009年就增加到5.7亿吨,年复合增长率达18%。2009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600美元,人均粗钢消费量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