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讲坛到政坛平民部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讲坛到政坛平民部长

从讲坛到政坛平民部长   “在工作上要当一把剑,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对待人民群众我愿意做一头牛,为他们耕田种地;对环保系统的工作者,我愿意做一把伞,为他们挡风遮雨。”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如是说。      周生贤出身平民,从宁夏大罗山脚下的一位中学老师,一路走到正部级岗位。      大山里的穷孩子      同心县,位于宁夏自治区中部,地处六盘山系北麓。周生贤就出生在同心县东部的韦州古镇旧庄村。   周家一共7个孩子,两男五女,周生贤是长子,排行老三。周家原住在百余公里外的金积镇,因生活贫困解放前逃荒到韦州镇。甚至到周生贤出生的时候,还没有自己家的房子。   周的小学同学彭海强回忆说:“小时候周生贤学习非常好,经常考第一,而且作文写得好。”“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为了交作文,会拿白馒头来,求周生贤替他们写。”另一位同学回忆道。   韦州镇回民占90%以上,所以那儿的小学都是阿拉伯语学校。小学6年周生贤学的都是阿拉伯语,到现在周仍能说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出访摩洛哥时,周纯熟的阿拉伯语,让摩方和随行人员都很惊讶)。      公社“挖”走好老师      1965年9月周生贤考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师范学校。1968年,师范毕业的周生贤回乡务农,一年后作了韦州中学的老师。如果不出意外,他会在教师岗位上一直做下去。   如今78岁的老人杨兆岐曾是公社书记,当年他看到一份韦州中学的工作总结报告,发现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于是就调查是谁写的,调查发现是周生贤,于是公社决定把这个人“挖”过来。“但是工作了几个月,我们发现,周生贤不仅文章写得好,工作能力还特别强,工作方法有一套,能解决基层问题。于是没半年又提了公社副主任。”   两年后,周从副主任的位置调任下马关公社党委书记。公社距毛乌素沙地南缘只有几十公里。上任后,周就承担了国家林业部的“防风固沙样板林”项目。   “当时我们搞了154条林带,1000多公里。中间是杨树和柳树两行,这叫‘杨柳冲天起’,两旁是沙柳,‘沙柳补空隙’,下面植草,‘杂草苜蓿拔地起’。”周生贤谈起当年???植树工作,依然兴奋。   凭借自己的钻研以及同仁们的共同实践,样板林取得了成功,成了西北地区的样板。周还被林业部安排在人民大会堂介绍了经验。“当时的林业部长罗玉川,接见了我,跟我照了一张相,激励了我前半生,但是我当时绝没有想到我会成为他的接班人,这个我没敢想。”      老百姓依依不舍      回顾周生贤在宁夏走过的路,杨兆岐老人总结道:“周生贤在韦州是文章好,工作方法好,能解决基层问题;在下马关是林业搞得好;在西吉县是民族工作做得好。他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   周生贤曾任西吉县委书记,离开西吉的时候,周生贤怕影响群众,决定早晨5点钟离开,而那时天还不亮。可是刚刚4点多,周就被外面的声音吵醒了。起来一看发现院子外面已经是挤满了人,街上也挤满了人,老百姓手里举着自己做的标语,有欢送的,也有挽留的。   同样的场面也发生在同心县。1984年周生贤考上了中央党校的研究生,离开同心去上学时,路也是被老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1995年春夏大旱袭击了西海固地区,当地建设“集雨节灌”工程,时任自治区副主席的周生贤将工作思路概括成简短易记的口诀,“深掏井,多打窖,节水灌,九字传,千古鉴”,“修梯田、打井窖、铺地膜,九字不忘,脱贫有望”。至今还有不少人记得。   1999年,原本传闻要到西藏任职的周生贤被一纸调令,调到了北京。此前,组织部门已找过时任宁夏常务副主席的周生贤,周随后也做好了赴西藏的准备。时隔不久,西吉县忽然发生大规模械斗事件,作过西吉县委书记的他被派往一线去解决问题。在上级的指导下,凭借多年的群众基础和威信,以及对复杂问题的把握,周生贤很快制止了械斗,平息了事态,随后被调到北京。   宁夏一位官员回忆说“周生贤走的时候,场面很感人。好几千老百姓开着手扶拖拉机啊,农用三轮车啊,早早就赶到机场去等着送他去了。”群众到了,说明了情况,挤进了机场,最后把飞机围得水泄不通,飞机也因此晚点40多分钟。   2003年7月的一天上午,位于和平里东街的国家林业局门前人头攒动,80多位头戴白色小帽的回族同胞围聚在大门前,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兴奋之情。他们乘汽车再转火车从宁夏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只为看一个令他们骄傲的家乡人――在国家林业局任局长的周生贤。   周生贤当时正在开会,一听说这个情况,也很激动,他立即接待了这些也是他日思夜想的家乡人。家乡人还是那么朴实,并没有因为他进京做了官就这事那事求他来了,什么事也没有,就一个目的,看他来了。      松花江不会忘记      2005年11月30日时任国家林业局局长的周生贤接到通知,到中组部候命。“在接到通知之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