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割占黑龙江、乌苏里江地区后对华人暂时宽容策略探析.docVIP

俄国割占黑龙江、乌苏里江地区后对华人暂时宽容策略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国割占黑龙江、乌苏里江地区后对华人暂时宽容策略探析

俄国割占黑龙江、乌苏里江地区后对华人暂时宽容策略探析   摘要:按照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中国黑龙江以北、鸟苏里江以东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式划归俄国。此后,虽然俄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鼓励移民迁居此地的优惠政策,但迁居这一地区的农业移民的数量并不大。因此,俄国当局最初被迫对无论是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中国人,还是从邻国新流入的人都采取了暂时的宽容策略。   关键词:中俄关系;华人;俄国;殖民政策   中图分类号:D8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7)05-0056-04      按照1858年、1860年中俄先后签订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沙皇俄国。从此,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也从中国的内河变为中俄两国的界河。      一、俄国初期向新占领土移民的受挫      还在中俄《瑷珲条约》签订之前,自1854年至1856年,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通过三次武装航行黑龙江,忆强行占据了黑龙江下游及沿海地区。1857年,他第四次武装航行黑龙江,又将黑龙江中游和上游地区侵占,哥萨克移民随之开始。从1857年到1862年,自外贝加尔被强制性地迁移到黑龙江、乌苏里江地区的哥萨克有1.4万人,另有来自俄国内警部队的受罚士兵约2 200人,也被列入了哥萨克移民之内。在1869年,沿黑龙江左岸共有67个哥萨克村屯,其中包括2475个家庭,计13200人;沿乌苏里江右岸有28个哥萨克村屯,其中包括761个家庭,计5 310人。此类哥萨克村屯,间隔距离都在20~30俄里之间。由这些从外贝加尔迁来的哥萨克组成了两个骑兵团和两个步兵营,此即沙皇早在1858年就已批准建立的阿穆尔哥萨克军。其中两个骑兵团和一个步兵营。配置在上自黑龙江发源处的波克罗夫斯卡亚村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另一个步兵营则配置在沿乌苏里江的边界线上。在紧急向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新占区迁移外贝加尔哥萨克的同时,穆拉维约夫在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签订后,从实际占领这一地区的目的出发,还竭力建立起自外贝加尔经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和哈巴罗夫斯克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交通线。从军事占领的角度看,外贝加尔哥萨克移民在黑龙江左岸和乌苏里江右岸的这种军事屯营,的确为俄国占有这一地区抢先筑起了一道防线,达到了占有的目的。在当时,这对于穆拉维约夫和俄国当局来说,已经大功告成,至于其他,还无从顾及。20年后。正像穆拉维约夫对后来任滨海省驻军司令的翁特尔别格所说:“在当时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迫切需要在实际上占领该边区,其次沿阿穆尔河和乌苏里江全线建立起通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驿站联系,这就要求屯落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所选地点的不利于殖民之处。”   1867年,时年28岁的俄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总参谋部上尉普尔热瓦尔斯基(пpЖeBaлbckийHM)奉派前往乌苏里边区。他此行的目的首先是“视察驻扎在当地的两个边防营的部署”;其次是“搜集当地俄罗斯人和非俄罗斯人(即满洲人和朝鲜人)居民点的数字和状况的情报”;再次是“探清通往满洲和朝鲜边境的道路”;然后是“修正军事路线图,把他将停留的地点填在图上”;最后才是“随意进行某些科学考察”,“尽可能把这个无人知晓的地区的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记述下来,并搜集动植物标本”。普尔热瓦尔斯基在这里既看到了“粗野肮脏”和“令人讨厌的蛮子”,也目睹了被强令迁居此地的哥萨克的生活。他在1870年10月致《圣彼得堡公报》编辑的一封信中写道:“我感到极为痛心,尤其是因为我在描写乌苏里哥萨克的生活上,写的事实比实际情况要轻得多。每一个人只要在乌苏里呆过,看见过当地的哥萨克,看见过他们的贫穷、饥饿和道德十分败坏,如果持公正态度的话,我想都会同意我的看法。(因为两年来,我本人是乌苏里哥萨克所遭受贫穷生活的目击者,我亲眼看见了他们的绝望处境,经常听到这些不幸人们的痛苦哀怨和诅咒。)从我这方面来看,我认为以应有的观点把这一切公诸于世,而不去顺应任何人的愿望或观点,是我的神圣责任。”   在穆拉维约夫组织第二次武装航行黑龙江的1855年,以穆拉维约夫为首的抢占黑龙江地区的组织者们,就曾从伊尔库次克和外贝加尔的农户中迁出了51户移居黑龙江下游地区。沃尔孔斯基公爵(BoлOHCKийMC)作为专差官,受命亲自负责他们途中的管理和安置。这些农户被安置在马林斯克(阔吞屯)和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之间。   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后的当年9月,穆拉维约夫即向任阿穆尔委员会主席的海军大将康士坦丁?尼古拉耶维奇亲王上书,提出了“坚决而迅速地向阿穆尔地区移民”的建议,并且附上了计有26条的“阿穆尔地区移民条例草案一份。敬请殿下上奏皇上敕许实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