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事妈妈参考资料-说故事的方法
故事媽媽參考資料-說故事的方法
說演故事人的基本條件具備基本能力說話說故事人需不需要具備說故事的條件,這樣說起來好像很嚴肅。一個人只要有說話能力,不就可以說故事了嗎?說故事就說故事,這有什麼困難的,難道還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行嗎?無庸置疑一個人只要有說話的能力,就具備起碼的說故事條件。當然,說故事的方式很多種,不用語言而能傳遞一個有情節的事件,也算是說故事。例如:大衛威斯納的《七號夢工廠》,這本圖畫書從開始到最後,沒有一個文字在敘述整個故事內容,只是藉由一頁又一頁的圖畫,表達一位小男孩在紐約帝國大廈遇上一朵雲,跟雲來到製雲的七號夢工廠,調皮的小男孩擅自修改雲的藍圖,製造一連串的騷動,最後工廠設計師依照小男孩的藍圖,製造出一朵朵魚形的雲。若只是依賴文字照本宣科的說故事人,拿到這樣的圖畫書來說故事,便會遇到困難。其實說故事人只要搭配適合的音樂,一頁一頁翻給孩子閱讀,讓孩子自己去解讀圖畫書的內容,不需任何語言,圖畫本身正在進行一場故事。其他例如運用手語說故事;運用音樂說故事;運用影像說故事;運用肢體說故事等等,不一定要說話,在表達的過程當中,只要能讓參與的孩子體會敘述內容的情節,甚至激發孩子另一層想像,都算是達到說故事的目的。不過,透過語言來述說故事仍是最方便的工具,只要會講話就會說故事。以語言敘述溝通是人們最基本的傳達方式,人人都喜歡聽故事,相對的,人人也都會說故事。我在接觸孩子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喜歡聽故事與看戲劇。聽故事可以增進他們無窮無盡的想像,一些生活學習,語彙運用都是在聽故事中無意間學會。孩子的模仿力很強,他們也會學大人說故事的樣子。我習慣在孩子睡前說一個故事,這有助於孩子的入眠,也藉此增進彼此間的親情,長久下來孩子會期待「床前故事」時間。有一天我非常訝異,孩子要求故事換他來講,我必須躺在床上聽他說<青蛙神的故事>。我從來不曾講過什麼青蛙神,根本是他自己運用想像編出來的故事。這個三歲的小娃兒剛剛牙牙學語,故事聽多了,也能自己編個故事:「有一天青蛙神從池塘裏跳出來吃蚊子。池塘的水不見了,青蛙神回不去,只好等到下雨天,後來下雨了,青蛙神就回去了。」敘述內容非常簡單,人物、情節卻很明確,豐富的想像令人驚訝。說故事人無關乎年齡大小,只要會說話就具備基本的說故事能力。說故事不難,每一個人都會說故事,三歲到一百歲的人都做得到,說話是說故事人天生具備的基本能力,將一件有情節體裁的事情描述出來,縱使內容再簡單,都已經構成故事的要件了。願意陪伴孩子的心為什麼要說故事?為什麼要成為一個說故事人?有一句廣告詞這麼寫著「自從當了爸爸之後,才開始學當爸爸」,許多說故事人是自從當了父母之後,才開始講故事給孩子聽。主要目的是為了陪伴孩子成長;為了給孩子有一個豐富的童年;為了增進親子之間密切的關係。不管理由如何?都因為愛孩子。我們愛孩子,願意說故事帶領孩子進入想像的童話王國。試想,如果不愛孩子,怎會願意花時間講故事陪伴孩子呢?當然愛孩子的方式很多種,說故事是其中一種,卻是最容易親近孩子的方法。有些父親平時很少跟孩子相處,一但相處卻又不知所措,建議不妨說個故事給孩子聽,這會很快得到孩子的親近。當父親的不用害怕不會說故事,也不要認為說故事是母親的責任,願意陪伴孩子,就已經具備說故事的條件。最簡單的方法是在孩子入眠時,到床前說個故事,孩子就已經心滿意足推己及人,成為一個說故事人,不是只有針對自己的孩子說故事,應該是擴大範圍,其他的孩子都是我們說故事的服務對象。有一次我擔任一個親子講座的工作人員,課程內容主要針對父母親,有些爸媽會將孩子一起帶來參加講座。活動單位很貼心,為避免孩子影響爸媽的上課,另闢一間「扥兒室」,請工作人員暫當「褓母」照顧孩子。面對一群陌生的孩子,為了不使孩子「騷動」,又不讓孩子太無聊,我當起說故事人,講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孩子聽得是如痴如醉,全程陪伴孩子,直到講座結束,孩子還意猶未盡。現在學校或社區推行的「故事媽媽」團體,就是在培育一群願意到學校班級說故事的義工,他們培訓義工成為一個說故事人,就是將說故事的對象擴大到其他孩子身上。講故事給自己的孩子聽,一對一,尚且不會有壓力。講故事給班級孩子聽,一對多,壓力自然產生。一個說故事人,願意陪伴孩子,講故事給他們聽,就已經具備說故事條件。既然愛孩子就不用擔心人多人少的壓力,願意擴大說故事的對象,服務更多的孩子,陪伴他們一段成長的時光,我想這會是說故事人樂意從事的義務。具備兒童文學素養說故事人要具備兒童文學的素養,這樣說起來,好像要求很嚴格。父母扮演說故事人這樣的角色,誰會在乎是否真的具備兒童文學的素養?難道沒有兒童文學素養就不能講故事嗎?這樣要求會不會引起父母反感?在林文寶的《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頁110)中提到:故事由於具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