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 立法与治国
经典案例中的 东西方法律文化 主讲人 明 辉 北航法学院 hming15@163.com 第三讲 立法与治国 一、商鞅变法:先秦法家 商鞅(BC390-BC338),战国时期卫国人,公孙氏,故称公孙鞅或卫鞅,后封于商,后人称商鞅,先秦法家代表人物之一。少好“刑名之学”,后应秦孝公求贤令而挟《法经》相秦,改法为律,进行变法。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 [事例一]变法之辩 据《史记·商君列传》载,在变法之前,商鞅先与秦国大臣进行了一场有关“变法”的论辩。商鞅提出,愚蠢之人仅知守成,而贤智之人则能预见,因而欲强国、利民,便不能遵守成法与旧礼。 甘龙认为,智者无需变法,仅依成法便可实现“吏习而民安”。商鞅认为,甘龙所说的话是“世俗之言”,并指出,三代不同礼而实现王道,五伯不同法而实现霸道,原因就在于他们知道并能够因时变法;愚蠢之人不知变通,从而使得制度无法得以有效施行。 杜挚提出,效法古代不会有错,遵循旧礼也并非不当。对此,商鞅列举了前代之例证:汤、武不循古而实现王道,而桀、纣不易礼而走向灭亡,进而阐明变法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之后,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正式推行变法。 (亦可参见《商君书·更法》) [事例二]立木赏金 在制订了有关变法的法令之后,商鞅担心民众不相信变法,于是采取了又一项措施,即将一根“三丈之木”立于都城南门,并且宣布:“如有能将之搬至北门者,给予十金。”民众对此均感到很奇怪,没有人敢去搬运。他又宣布:“如有能搬运者,给予五十金。”这时,有一个人将木搬至北门,商鞅便依已宣之言给予其五十金,以表示并非欺诈。于是,商鞅颁布了正式的变法之令。 [事例三]刑及太子 变法之令在秦国适用了一年,许多人认为该法令不好,反对变法。正在这个时候,秦国太子又违犯了法令。对此,商鞅认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因而便要依法处罚太子。但由于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于是,便处罚了他的傅父公子虔,并对他的老师公孙贾施以黥刑。第二日,秦国之人皆能遵守法令。 [案例分析] 商鞅为变法所做的准备: A.第一项措施:扫清了秦国统治阶层在治国观念上的分歧与障碍,为其进行变法奠定了治国的思想基础; B.第二项措施:在秦国民众中间确立了统治者及其法令的威信,为其进行变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心理基础; C.第三项措施:虽然有偶然的因素,但却体现了商鞅对“刑无等级”(《商君书·赏刑》)的古代“法治”主义观念的坚持与信仰。 商鞅变法 秦孝公三年(BC359): 1.什伍连坐之法——“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2.奖励告奸 3.奖励耕战 秦孝公十二年(BC350): 1.发布禁令,强制“别籍异财” 2.废分封制,建立郡县制 3.废井田,开阡陌 4.统一度量衡 秦代铜权 商鞅的法律思想 一、“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二、“垂法而治”,“缘法而治” 三、“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 ,壹教。” 《商君书·赏刑》载:“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 [事件]晋文公杖脊颠颉 四、“定分”、“立禁” 《商君书·定分》载:“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为可分以为百,由名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 五、“重刑”,“以刑去刑” ——“无刑” 《商君书·赏刑》载:“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民不敢试,故无刑也。” 六、治国之三要素——法、信、权 (一)“法者,国之权衡也。” 1.“立法明分” 2.颁布成文法,“使之明白易知。” (二)“信赏必罚”+“重罚轻赏” 《商君书·去强》载:“王者刑九赏一,强国刑七赏三,削国刑五赏五。 ” (三)“权者,君之所独制也。” 二、梭伦立法:古希腊法制 梭伦(Solon,BC638-BC559),生于雅典,出身于没落贵族;年轻时一面经商,一面游历。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诗人,古希腊七贤之一。在前594年出任雅典城邦的第一任执政官,制定法律,进行改革,史称“梭伦改革”。他在诗歌方面也有成就,诗作主要是赞颂雅典城邦及法律的。 [古希腊]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梭伦传”,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梭伦的诗 我想有财富,但用不正当的方法取得它, 我不愿意,正当的方法虽然慢,可是稳当。 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