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7環境影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現代觀光 綜合論述與分析 第2版 TOURISM A modern synthesis STEPHEN J PAGE AND JOANNE CONNELL 編譯:尹駿 第17章 環境影響 學習目標 研讀完本章並回答所附問題後,您應能瞭解: 瞭解環境對觀光資源而言極為重要。 認識觀光對自然環境產生的正負面影響。 瞭解一連串環境影響的案例。 本章概述 旅遊承攬商(tour operator) 和觀光行銷人員最常使用「未受損壞( 天然)」(unspoilt)來描述一個觀光目的地。對許多觀光客而言,他們非常渴望去一些尚未被人類涉足的環境,但是多數情況下觀光活動都是發生在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環境。 引言 很多地方的觀光發展已經導致了當地環境品質的惡化。同時,觀光的發展也引起了人們爭論觀光產生的環境後果以及對未來開發的預期等問題。在1960 年代,大眾觀光的影響使人們逐漸意識到人類活動對環境的衝擊,因此人類達成了一種共識──自然資源不是一種用之不盡的資源, 觀光對環境影響的特性與範圍 從廣義上說,觀光可以分為: 1. 旅行; 2. 觀光目的地的開發; 3. 觀光相關各種活動。 旅行 值得關心的是,工業化國家陸路和空中交通日漸蓬勃,環境和人類健康也受到廣泛的影響(Page 2005)。隨著交通基礎設施不斷的改進,人們逐漸意識到,各種交通工具造成了大量的污染(pollution),它們直接影響了當地的景觀和環境的舒適度。 觀光旅遊的交通量占掉約50%全球交通量。 航空旅遊 現今全球約有超過10 億人(六分之一的全球人口)是依靠航空來進行旅遊。在飛機起飛前就已經開始對環境造成傷害。 飛機僅製造了小部分的有害污染物,但是由於這些污染物排放的地方極具敏感性,排放物的影響也較大──特別是在高空處。 造成臭氧在地面生成與都市煙塵效果,並且導致全球溫室效應。 觀光目的地開發 不論是專為吸引遊客為目的而興建的渡假勝地,還是遙遠地區的自然風光,觀光目的地都是由一連串環境要素構成的。 不適當的開發、動植物棲息地的破壞、物種的滅絕、污染以及失去活力和靈魂。 觀光業主要造成以下的環境問題: 廢棄物; 減少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 內陸水源污染; 海洋與海岸污染。 表 17.1 飛行排放物 生態足跡 生態足跡是1994 年由加拿大學者Rees and Wackernagel 發展出來,只要有任何物質或能源被消費,就必須要從另一個或數個生態系中提供一些土地,而這些土地負責提供與這些消費有關的資源或廢棄物分解功能。 如果人類按照目前速度消耗資源,到 2050 年人類將消耗掉相當於兩個地球才能提供的全部自然資源量。 表 17.2 概述特定棲息地的環境影響 表 17.2 概述特定棲息地的環境影響 1. 不當開發 觀光開發無論其規模為何,若未考慮到自然環境,則都視為不當開發。地中海沿岸的廣闊土地目前均在進行都市擴張,以滿足大眾旅遊市場。 西班牙濱海地區,尤其是陽光海岸,已經遭受了一場野蠻的人類殖民災難──一種現代的殖民災難…… 海岸的自然美景不復存在,海岬、溪谷和海港被拙劣的人工建築所替代。 2. 自然棲息地消失與對 野生動植物的影響 觀光設施的建設,以及觀光客對設施的使用,可能會迅速或者緩慢地對動植物棲息地產生影響。尼泊爾的人們砍伐森林,取得無數樹木以建立觀光小屋、提供熱水、加熱與烹飪用的木材,造成該國森林覆蓋率直線下降:一個健行者一天消費的木材量,較尼泊爾人一日消費量高出5 至10 倍;為了維持觀光服務設施的運轉,一個小旅館每年就可以消耗1 公頃的原始森林。 3. 污染 發展觀光時通常會忽視水質與廢水處理,有時是因為沒有規劃相關控制或是缺乏經費。地中海地區未經處理的廢水,直接排放到海裡的事情時有所聞,這會造成許多影響。水中增加的養分搶奪了水中的氧氣,造成湖泊優氧化與水生動物的死亡。水母為了攝取食物而漂到沿岸地區,造成在海邊戲水人士的困擾。觀光客還可能發生腹瀉與傷寒等以水為傳染媒介的疾病。 4. 失去活力 地點的氣氛或許是主要吸引人們造訪的因素,一旦氣氛消失,觀光客就不再造訪此本地。這已經不在環境完整性與當地社區所衍生的範圍內。在開發渡假村的範例中,變更地點特色的同時或許會吸引客源,但是也可能會因此逐漸失去當地特色。 5. 過度壅塞與交通壅塞 當觀光客人數超過環境負載量時,就會發生「過度壅擠」(overcrowding)的情況。在評估「過度壅擠」的情況時,必須考量時空因素,它會影響到該地點在一天或一年中的某些時段發生數次。「過度壅擠」被視為問題,有以下兩個原因: 侵蝕作用增加破壞環境的風險。 限制觀光客欣賞地點和遊覽。 6. 損耗 通常,觀光對環境造成的有形損害在鄉村表現得更為明顯,相同的對於都會區也同樣地造成問題。例如泥碳沼澤與沙丘等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