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出现在最大载荷点过了以后继续加载过程中,这时拉伸变形将进入不稳定变形过程而且变形也集中在缩颈部进行。这时,应力状态由均匀变形时的单轴应力状态转变为三轴应力状态。 缩颈判据: 当金属材料的应变硬化指数等于最大真实均匀塑性应变量时,产生缩颈。 缩颈颈部应力修正 为了修正缩颈处产生的三向应力状态而进行的修正。 Bridgman Relation ( P. W. Bridgman, 1944) 硬化曲线最高点处 均匀塑性(应变强化阶段)变形 塑性变形 集中塑性(缩颈阶段)变形 金属材料断裂前所产生的塑性变形由均匀塑性变形和集中塑性变形两部分构成。大多数拉伸时形成缩颈的韧性金属材料,其均匀塑性变形量比集中塑形变形量要小得多,一般均不超过集中变形量的50%。 1. 理论断裂强度:以晶格中原子间的结合力与位移间的关系为理论依据 原子间的结合力:Eq.(1-38) 或 Eq.(1-39) 1921年A. A. Griffith提出:Griffith Theory of Brittle Fracture 解释脆性断裂的原因. 局限性:仅适用于脆性材料 ,如玻璃、金刚石、超高强度钢,也就是那些裂纹尖端塑性变形可以忽略不计的材料。 七、静力韧度 韧度是度量材料韧性的力学性能指标,金属材料在静拉伸时 单位体积材料断裂前所吸收的功定义为静力韧度,是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与横坐标所包围的面积。 静力韧度对于按屈服强度设计,而在服役中有可能遇到偶然过载 的机件如链条、起重吊钩等,是必须考虑的重要指标。 第四节 金属的断裂 断裂的类型 解理断裂 微孔聚集断裂 断裂强度 断裂理论的意义 一 、断裂的类型 按断裂前塑性变形的程度 韧性断裂 脆性断裂 按裂纹扩展的路径 穿晶断裂 沿晶断裂 按断裂方式 剪切断裂 解理断裂 二 、解理断裂 解理裂纹的形成与扩展: 1、G. Zenner dislocation pile-up theory(1948)位错塞积理论 2、位错塞积理论 解理断裂的微观断口特征 河流花样 三、 微孔聚集断裂 微孔形核和长大 微孔聚集断裂的微观断口特征 四 、断裂强度 原子位移x很小时 理想晶体脆性断裂的理论强度: 断裂强度的裂纹理论(Griffith裂纹理论) 但是裂纹尖端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奥罗万(E. Orowan)和欧文(G.R.Irwin)对格雷菲斯理论进行了修正。 五、 断裂理论意义 思考题与习题 1. 解释下列名词 (1)弹性比功 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工程运用:弹簧要求具有较高的弹性比功和弹性,高碳钢加入合金元素和采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提高弹性极限。 (2)滞弹性和循环韧性 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由于金属材料存在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施加交变载荷时形成应力-应变滞后环,说明加载时消耗的变形功大于卸载时金属释放的变形功,加载时的一部变形功被金属吸收。 材料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又称为消振性。循环韧性不好测量,常用振动振幅衰减的自然对数来表示循环韧性的大小。 工程运用:机床的床身、发动机缸体、底座采用灰铸铁。 仪表、精密机械、传感元件、乐器采用低循环韧性 的材料。 (4)包申格效应 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在同向加载,规定残余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应力降低的现象。 表示方法:包申格应变,在给定应力下,正向加载与反向加载两应力-应变曲线之间的应变差。 产生原因:林位错密度和为错运动。 包申格效应对疲 劳寿命的影响: 低周疲劳:β大,寿命高,β小,寿命低。 高周疲劳:β大,寿命小,β小,寿命高。 工程运用:大型输油气钢管,要求小的包申格效应,而在钢材生产中运用包申格效应减小校直过程中的力。 消除:预先进行较大的塑性变形,或退火热处理。 (4)韧脆转变 具有一定的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韧脆转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年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同步检测 2(带答案).docx VIP
- 数据治理概论课件:数据治理工具.pptx VIP
- 08J907 洁净厂房建筑构造.pdf VIP
- 04G323-2 图集钢筋混凝土吊车梁(工作级别A4、A5).pdf VIP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公开课课件.pptx
- 幼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处理.pptx VIP
- 惯性器件原理课件.pptx VIP
- 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解读.pptx VIP
- 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莫桑比克考察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