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版专科《大学语文》复习提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大版专科《大学语文》复习提要

生物学院专科《大学语文》复习提要 一、考试内容要求及分值 第一章 先秦文学(10分) 1.《诗经》。 (1)了解《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六义”含义具见教材P1《蓼莪》“题解”) (2)理解《蓼莪》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具见教材P2“提示”) (3)掌握《蓼莪》的主题和艺术特色。(主题见教材P2“提示”;艺术特色:①赋比兴交替使用,②运用重章叠句形式。) 2.诸子散文 (1)了解诸子百家争鸣的社会基础。 ①政治动荡——“礼崩乐坏,诸侯力征”。这个时期社会结构急遽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兼并战争接连不断,争霸兼并战争使各诸侯国君注意延揽人才,招贤纳士,促进了学术争鸣和交流。②经济发展。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使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由此,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③科技进步。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④文化传播——“学术下移,私学兴起”。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致使“私学勃兴”。⑤学术自由——“士人崛起,处士横议”。各学术团体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 (2)了解“九流十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九流十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西汉学者刘歆作《七略》,其中《诸子略》将先秦和汉初诸子学派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十家中小说家属于艺文,除去不算,其他九家称为“九流”。 (3)理解儒家和道家、法家、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儒家主张“仁”,仁政王道;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任法术,尚功利;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4)掌握儒家“仁政”思想的现实意义。 “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今天我们剔除儒家“仁政”思想中的封建内核, 则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转化儒家的“仁政”思想,将其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观念。 3.历史散文 (1)了解先秦时期著名历史散文:《春秋》《左传》《战国策》等的基本特征。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行文简约,以严谨著称。《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史著,记事翔实,善写战争。《战国策》是先秦散文的光辉总结,极善擒纵,铺张扬厉。 (2)理解“春秋三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世称“春秋三传”。 (3)掌握《左传》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 《左传》善于叙写战争。全书写军事行动400多次,它能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大小战役表现得千岩万壑,变化多端,脉络连贯,条理井然。《左传》叙事中着重写人,让人物在历史的矛盾冲突中呈现不同的性格;通过带故事性、戏剧性的细节描写,揭示人物的面貌;同时又从人物的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历史的发展变化过程。《左传》直书无隐的精神,为史学家所崇尚;借人物之口和在事件描述中表露倾向的方法,则为文学家所秉承。 第二章 汉代文学(10分) 1.《史记》 (1)了解《史记》文学成就和历史地位。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的主要价值在于:作者以极为宽广的历史舞台作为背景,让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代表人物——他们有的是封建帝王,有的是政治家、军事将领,有的是刺客、游侠、倡优,还有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这些人出身、经历不同,精神面貌和个性特征迥异——均各自按照其自身的生活逻辑和性格逻辑活动着,演出了一幕幕动人心魄的活剧;正是通过这些人物的活动本身,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是非评价和爱憎感情,给千载而下的读者以教益、感染。 (2)理解《史记》的写人艺术。 《史记》的写人艺术体现在如下几点:①善于准确捕捉历史人物的特征精心选材(如《项羽本纪》精选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写项羽一生);②善于通过矛盾冲突集中尖锐的场面来表现人物(如《刺客列传》写荆轲刺秦王场面);③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项羽本纪》开头项羽学书、学剑、学兵法的细节);④善于通过渲染气氛来烘托人物,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如《项羽本纪》后部写四面楚歌)。 (3)掌握《李将军列传》的悲剧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 悲剧艺术成就:在于精雕细刻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卫国英雄的人物形象,他以身许国,舍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