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汉武帝所用丞相十二人,下狱死者占其半,生者如田蚡、石庆、公孙弘辈,只能装聋作哑,唯命是从而已。以至于讨论出兵边疆的大事,汉武帝竟说 “田蚡不足与计”。汉武帝如此重用内朝官,用近臣、内朝来压制宰臣和外朝,所以当他拜公孙贺为相时,贺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 科举制 余秋雨说科举制 科举制 科举制 小结 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1)皇权确立后不断加强,君主主宰国家的一切大权。相权被不断分割,且权利日益削弱,对皇权的威胁也日趋减弱。 (2)历代王朝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 主要特点: 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 地方权力不断消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 ■一、法令出一■ 皇帝 由来: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特点:皇帝具有天下独尊的地位,皇权至高无上。 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李斯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帝 御史大夫 太 尉 丞 相 监察 军事 助理 如何减少皇权的削弱? ■二、君权和相权■ 1、汉朝: 改变传统、 频繁换相 中朝制度 2年2月 2年 下狱腰斩 昭帝时死 刘屈髦 田千秋 12年2月 下狱死 公孙贺 8年3月 去世 石庆 2年7月 下狱死 赵周 2年10月 畏罪自杀 严青翟 3年 畏罪自杀 李蔡 2年4月 去世 公孙弘 7年6月 免职 薛泽 3年9月 去世 田蚡 3年8月 免职 许昌 1年2月 免职 窦婴 任职时间 离任原因 姓名 皇 帝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中朝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外朝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执行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吏部 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礼仪、科举 军政 刑狱 国家的工程建设等 2、唐朝三省六部制 政事堂 决策 审议 特点: 相权一分为三;各部门分工、合作,监督、牵制,保证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尚书省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户籍、土地、赋税 枢密院 参知政事 副 相 三司使 最高行政机构 长官行宰相职 长官枢密使,低于宰相 分行 政权 皇帝 二 府 机构 职能 官职及权利 中书门下 最高军政机构 分财权 削弱宰相权利 皇帝总揽大权 3、宋代中央政治制度 三、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先秦:世官制——世卿世禄 两汉至魏晋:察举制——推荐任命 隋唐以来:科举制 ——考试选官 世官制,就是官职世袭的制度,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顾颉刚:“只见有世官制度,不见有从庶人擢任大官的,这是一件确然不疑的事实。” 世袭制的弊病显而易见,一是由于领导才干不能遗传,继承者能否像他的前辈那样有效地使用权力越来越成为严重的问题;二是这种权力递交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朝廷对官吏的任免权,分散了政治控制力。 表明察举制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仕进途径,作为选官制度的主体地位已经得以确立。 举荐的标准是:德行和才能 “察举”制度,……比以前的各种方法科学多了。但是不难想象,各个地方官员的见识眼光大不一样,被推荐者的品位层次也大不一样,如果没有一个起码的标准,一切都会乱套。为了克服这种无序,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便形成了选拔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度。 这样一来,相对统一的评判者有了,被评判的人也有了层次,无序走向了有序。 但是……公正与否完全取决于那些“中正官”。……如果他们把出身门第高低作为划分推荐等级的主要标尺,那么这种看似先进的制度也就会成为世袭制度的变种。不幸事实果真如此,……重要的官职全部落到了豪门世族手里。 古代考场重现 (1)概念:考试选官的制度 (2)创立:隋朝 (3)演变:唐宋发展 完善,明清八股取士 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另一个优点是十分明确地把文化水准看作选择行政官吏的首要条件。……客观上拓宽了社会的文明面。 (4)评价 ①利 a.破除士族垄断 b.吸引人才,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c.保证官员素质和行政效率 d.促成社会读书风尚 e.比较公平,有合理性 ②弊 a.考试内容仅限儒学 b.八股取士摧残人才 (打击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 ■四、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2.两汉地方行政区划:州、郡、县 (1)初年:郡国并行制 (2)汉武帝:瓦解封国,完全实行郡县制;设立州为监察区(推恩令) (3)东汉:州郡县(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