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哀江南教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尚任(1648~1718),中国清代戏曲作家。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署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64代孙。青年时隐居石门山读书 ,后 纳 捐为国子监生 。康 熙 二十三 年(1684),康熙帝南巡返经曲阜 ,孔尚任被荐去御前讲经,甚得赏识,破格录用,次年入京为国子监博士。二十五年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往扬州治河湖海三年 。回京后迁户部主事,升户部广东司员外郎。三十八年六月,《桃花扇》历经10余年惨淡经营,三易其稿始成。次年即遭罢官。 主题 借离合之情 写兴亡之感                           课文由七支曲子组成。     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写苏昆生重到南京所见的战后郊外的凄凉景象,为全文走下沉郁、悲怆的基调。    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写苏昆生凭吊昔日国都的各处地方。重点写明孝陵、明故宫的残败和秦淮一带(包括长板桥和旧院)的冷落。通过对比,突出地表现了南明兴亡的历史变迁,寓寄了无限怀念故国的哀思。 第七支曲子是尾声,写苏昆生凭吊南京,慨叹南京今昔景象的变化,痛悼南明的灭亡,唱出强烈的亡国哀痛。结尾“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点明全篇主旨。 引子:定沉郁悲怆的基调 城郊、孝陵 由远而近 故宫、秦淮 铺设景物 板桥、旧院 寓情于景 尾声:吊南京 直抒胸臆、慷慨悲歌 * * 孔尚任 关于孔尚任的罢官原因,后世学者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因《桃花扇》的思想内容为清廷所忌而惹祸;有人认为被诬卷入了贪污案件而去职。孔尚任除代表作《桃花扇》之外,还与顾彩合撰《小忽雷》传奇,描写唐代梁厚本与郑盈盈的爱情故事,鞭笞暴虐骄横的权奸,痛斥趋炎附势的小人,主题思想与《桃花扇》一脉相承。孔尚任还著有《石门山集》、《湖海集》、《岸堂集》、《出山异数记》、《人瑞录》等。今人汪蔚林辑有《孔尚任诗文集》。 《桃花扇》是写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爱。成亲之日,侯方域赠宫扇给香君作为定情之物。魏忠贤的干儿子阮大铖想笼络复社首领侯方域,暗中出钱资助侯与秦淮名妓李君结婚。李、侯知道后,退掉了所有妆奁。阮便诬指侯与左良玉勾结有谋反野心,要逮捕侯。侯逃到扬州史可法处。 马士英、阮大铖等在南京建立南 明小朝廷,只知腐化享乐、迫害 政敌。抚臣田仰要强娶香君。香 君誓死不从,将头撞破,血溅宫 扇。侯方域之友点血在宫扇上画 成一枝桃花,所以称为桃花扇, 接着又选入宫中唱戏。香君借机 痛骂了马、阮等误国奸臣。不久 清兵南下,史可法孤奋战,壮烈 殉国。侯回到南京寻香君不遇, 被阮逮捕。南京城破,南明朝廷 溃散。侯逃出,在白云庵会见了 香君,他们相对嗟叹,百感交集 ,怀着亡国之恨,割断情根,双 双出家,隐居山林。 李香君血溅桃花扇   剧本“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它把普通人的爱情遭遇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侯、李爱情故事为线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献资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未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谴责了南明王朝昏王当朝,权奸掌柄,争权夺利,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的腐朽政治。全剧结构紧凑,富于悬念,波澜起伏,前呼后应,曲辞优美,感染力强。因此,几百年来在舞台上一直有很强的生命力。是清代戏剧中影响最大的作品,与洪升著的《长生殿》并称清代戏曲“双璧。 李香君 李香君 30集电视剧《秦淮八艳》剧照:李香君 秦淮河畔香君旧居媚香楼   《哀江南》出自《桃花扇》最后一出的“余韵”(又名《渔樵话兴亡》);其主要内容是:南明亡国以后,教曲师傅苏昆生做了樵夫,说书人柳敬亭做了渔夫。两人在南京的龙潭江畔相遇,恰巧又遇上相识的老赞礼(祭祝时候司仪的官),三人,凑拢饮酒叙旧,各自说、唱。抒发亡国隐痛。老赞礼唱的是神弦歌《问苍天》,柳唱弹词《秣陵秋》,苏唱的就是本课文的一套北曲《哀江南》。 一,文章结构 套曲结构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