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以肌组织坏死或肌炎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染 该感染发病急,预后差 气性坏疽的致病菌为梭状芽孢杆菌 梭状芽 孢杆菌 革兰染色阳性厌氧性芽孢菌 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 主要包括产气荚膜梭菌、水肿杆菌、腐败杆菌和溶组织杆菌等 发病原因 梭状芽孢杆菌的侵入 伤口的缺氧 临床上见到的气性坏疽,通常是两种以上的致病菌混合感染 分解糖类和蛋白质产生大量气体,使组织膨胀,蛋白质分解和组织液化产生硫化氢使伤口产生恶臭。 潜伏期:一般为1~4天,短8-10h,晚5-7天。 局部症状 疼痛:感沉重→剧烈胀痛“胀裂感”和压痛 肿胀:明显、进行性加剧 皮肤:苍白→发亮→紫红色→紫黑色(水泡) 皮下积气:有捻发音,分泌液混有气泡、恶臭 局部:肌肉呈暗红色,无弹性,切割时不流血。 全身症状 气性坏疽的治疗原则是确诊后立即紧急手术治疗 紧急手术清创:在全麻下行清创术,清创范围应达正常肌组织,切口敞开,不予缝合,严重予高位截肢,残端不予缝合 应用抗生素:首选大剂量青霉素 高压氧治疗 全身支持疗法 隔离 丹毒(erysipelas) 丹毒为皮肤粘膜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弥漫性炎症。好发于面部和下肢. 病因: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临床特点: 局部水肿性鲜红斑或玫瑰色斑块,指压褪色,去压很快恢复,边界清晰 当范围扩大→皮肤由红转棕黄色→水疱 邻近淋巴结常压痛肿大,疼痛。 全身中毒症状头痛、畏寒、发热、WBC增高 丹毒反复发作可发展为象皮肿。 治 疗: 呋喃西林、硫酸镁等湿热敷。 休息、抬高患肢。 静脉应用抗菌素至症状 消失3-5天. 防止接触性传染。 继发于其他感染常见于四肢,下肢为多,常并发于足癣、疖。 分为深、浅两种。 浅层:在伤口近侧出现 “红线”,硬而有压痛。 深层:不出现红线,但患肢出现肿胀,有压痛。 管状淋巴管炎 管状淋巴管炎治疗: 局部:硫酸镁或呋喃西林湿敷 全身:PC或头孢、复方磺胺甲恶唑 淋巴结炎治疗: 未化脓时暂不处理、形成脓肿时切开引流 甲沟炎 脓性指头炎 化脓性腱鞘炎 化脓性滑囊炎 掌深间隙感染 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甲沟炎 (paronychia) 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感染。 临床表现: 常开始于一侧,可能蔓延至甲根。 早期剧烈疼痛,肿胀由轻加重。 可进展为化脓性指头炎或骨髓炎。 脓性指头炎 (felon) 是手指末节的皮下化脓性感染。 病因:手指刺伤。 致病菌:金葡菌。 临床表现: 肿胀、发红、 有剧烈的跳痛 全身出现畏寒发热等。 肿胀不减轻而疼痛减轻,颜色由红变白,提示感染加重。 治 疗 早期:外用鱼石脂软膏或黄金散及理 疗。口服头孢族抗生素。 成脓后:早期手术-切开引流(侧面 切开),部分或全部拔甲; 麻醉采用近端阻滞麻醉。 末节侧面直切开,远端不超过甲沟1/2,近侧不超过指节横纹,可对口引流。 切口原则 切口原则 护理措施 1.配合治疗:抬高、制动、热敷、理疗、外敷药物全身用抗菌素,必要时配合切开引流,及时换药 2.观察病情:手指肿胀、疼痛颜色、全身症状等。切口敷料引流 3.对症护理:高热物理降温疼痛者进行干预、营养不良补液及营养支持 第四节 特异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一、破伤风 二、气性坏疽 破伤风(tetanus) 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杆菌的特点: 破伤风 杆菌 革兰染色阳性厌氧性芽孢菌 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 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 生存条件—缺氧 发病原因 破伤风杆菌的侵入 伤口的缺氧 破伤风外毒素 痉挛毒素 全身横纹肌强直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 溶血毒素 局部组织坏死和心肌损害 发病机理 破伤风杆菌 伤口繁殖 缺氧组织坏死 横纹肌 紧张性收缩 或阵发性痉挛 大汗 、体温血压升高、心率增速 局部组织坏死和心肌损害 a运动N系统失支正常抑制而兴奋 交感N兴奋 潜伏期:破伤风潜伏期平均为6—12日,亦可短于24小时或长达20—30日、甚至数月,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 前驱症状:乏力、头晕、头痛、局部伤口疼痛、咬肌紧张、酸胀、咀嚼无力、烦躁不安、打呵欠等,常持续12—24小时 典型症状 肌肉强直性痉挛 肌肉阵发性抽搐 肌肉强直性痉挛 咬肌 面肌 颈项肌 背腹肌 四肢肌 膈肌 肋间肌 咀嚼不便、张口困难、牙关紧闭 “苦笑”面容 颈项强直、头向后仰、不能作点头动作 角弓反张、腹肌紧张(板状腹) 屈膝、弯肘、半握拳 呼吸困难、窒息 阵发性抽搐 在肌肉持续紧张收缩的基础上,任何轻微的刺激,如光、声、风、震动、饮水或触碰病人身体,均可诱发全身肌群的痉挛和抽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