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教学论文 多媒体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运用
---四川泸州纳溪大渡中心小学 陈晓敏
内容摘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优化,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课堂效果更加显著。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助于教学走向科学化、现代化。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手段 激发兴趣
多媒体技术越来越被重视并被广泛运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优化,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课堂效果更加显著。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助于教学走向科学化、现代化。
现在政府已经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我们学校已经普及了电子日报,把现代化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基本手段,充分尝到了现代化教学的甜头。对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用多媒体教学的思考和运用有一些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其作用。
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说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在很多学生看来是一种干巴巴的说教式的教学。大道理大讲特讲,小道理闷声不响,联系场景,联系身边的实际太少,比较空洞,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中,前半节课还能集中精力,但后半节课学生大部分都处于厌倦甚至压抑状态。说不上有较高的学习情绪,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克服这一点。多媒体教学利用形象的动画、生动的图像、内涵丰富的影音资料、简洁的文字说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眼、耳、手等器官,全方位地接受不同形式的信息刺激。消除纯课本内容的单调、枯燥的感觉。激发学生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热情。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交通事故》这一内容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现大量近几年来我国小学生因交通事故死伤的真实画面。这些触目惊心的血淋淋的事实敲响了安全的警钟。使学生意识到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这样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
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多媒体集音频和视频于一体。将声、像、图、文有机的结合,在音乐和画面的感染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同时通过对美的追求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爱护名胜古迹》这课时,我就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中山陵、长城、北京、故宫、布达拉宫等名胜古迹。这些美景让人陶醉,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运用多媒体有助于促进学生道德的内化。
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你我他》一课时,在爱惜粮食这个环节中,我搜集了一些资料,经过剪辑重组了几组镜头,然后按粮食生产过程将其制作成课件,并配上背景音乐和解说。将教材的处理结合多媒体演示,通过多媒体营造的粮食生产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跳出现实生活狭小我空间,在认识生活素材。当声形融合的粮食生产过程呈现于学生面前时,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使他们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运用多媒体,恰当地处理教材内容的重难点。
《品德与社会》课中有些重难点,单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很费力。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就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争做绿色小卫士》这一课时,我就借助课件先呈现整洁、优美的环境(教室、校园、公园、社区)中人们愉快地学习、工作、生活的情景。又与脏乱的各种环境对比。让孩子们初步认识到环境与人的密切关系。进而懂得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孩子们在观看课件时,进入了角色,从思想上对社会、道德有了进一步的看法。把教育的要求变为责任意识,从而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总之,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运用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使学生的视听器官得到充分运用。从而增加接受知识的信息量。并且学生在声色俱佳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的能力。但运用时要坚持适量、适当、适合的原则。不要一味的追求,盲目的运用,否则会产生一些误区,在教学过程中会带来得不偿失的负面影响。
电话号码参考文献:
[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苏峰《运用电脑媒体优化思想品德教学》,《中小学教材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供小学用)第7期
[3]杨进华《多媒体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中小学教材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供小学用)第5期
[4]姜新华《对中小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 2004.11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教学论文 基于QQ软件的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doc
- 教育教学论文 基于Web Services的在线考试系统研究.doc
- 教育教学论文 基于“六大解放”思想的高效物理课堂的探究(最终版).doc
- 教育教学论文 基于“微信”客户端高中地理教学研究与应用.doc
- 教育教学论文 基于中考数学评价需求的教学策略---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doc
- 教育教学论文 基于互联网云技术在县级教育系统的应用探讨.doc
- 教育教学论文 基于一对一环境的中心校、教学点协同教学.doc
- 教育教学论文 基于云计算的中小城市教育云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以廊坊为例.doc
- 教育教学论文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年月日》教学设计.doc
- 教育教学论文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研究.doc
最近下载
- 2022急诊胸痛心血管标志物联合检测专家共识(全文).pdf VIP
- 2025年四川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_特种作业证考试复习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评分表.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三位数乘两位数》大单元教学设计 (1).docx VIP
-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数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生如夏花小清新模板(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客至》优质课一等奖课件28张.pptx
- 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pdf VIP
- 2025安全生产月主题宣讲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