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质课教案设计.docVIP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质课教案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质课教案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绍兴市鲁迅小学和畅堂校区 金鹰 一、导入 1.谜语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李白)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洞庭湖 (刘禹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昔 人 已 乘 黄 鹤 去,此 地 空 余 黄 鹤 楼。黄 鹤 一 去 不 复 返,白 云 千 载 空 悠 悠。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风景优美,自古就被许多文人墨客观赏胜景,写诗交友,留下了不少诗文。a 谁愿意来吟一吟这首诗? b 吟和一般的读有什么不同?(吟:抑扬顿挫,有韵律) c 了解“平仄” 说得真好。古人吟诗讲韵律讲“平仄”(板书) 平一般指我们现在所说的第一声和第二声(板书)用“横线”表示 而仄指的一般是我们现在的第三声和第四声。(板书)用“竖线”表示 4. 会吟诗 a 标平仄:今天,我们也 一起试着给这首诗来标一标平仄。我来读,你告诉我平还是仄 b 读平仄:同学们都很会读书,一点就通,一学就会。平声朗读时意味深远,声音较长;而仄声则干脆利落,读来较短。看着屏幕,谁来试试 ?(点2个) c齐读:我们一起试着来吟一吟这首诗。 d古筝配乐吟诵 三 理解诗意 导语:同学们,了不起啊!你们已经有小诗人的架势了! 从这首诗的题目中我们已经知道:诗人李白要送朋友孟浩然去——广陵 1.广陵:也就是诗中说的——扬州。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发现:黄鹤楼和扬州都在长江流域,黄鹤楼在流域——以西,扬州在——流域以东。 2.西辞:所以李白诗中所说“西辞”指的应该是?( ) 导语:你看简简单单两个字,不仅道出了离别的场面,还准确点明了孟浩然于朋友告别时站立的方向。无怪乎此诗会被誉为“千古绝唱”。类似西辞这样精妙的用词诗中还有吗? 3.下 :(知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字也用得妙?可以换成“去”吗? 导语:所以这个词用得好不好? 对,确实好!可是我告诉你,还有个词用得更好,而且这个词还是李白首创的,前人从来没有用过。自己细细再品位一下,你觉得是哪个词? 4.烟花三月:知道什么意思吗?想不想看看烟花三月的江南?烟花三月的扬州?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 欣赏完美景,谁来说说烟花三月还可以用哪些词来表示: 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百花盛开 这些词都写出了春天江南繁花似锦的美好景象,那诗人的“烟花三月”和这些词相比,你觉得妙在何处?(“烟”这个字给你怎样的感觉?——绚烂,朦胧,梦幻的美) 同学们真是一词道破众人梦,梦里江南,无限风光,多少人向往扬州的繁荣,奢靡。 古有诗云:(一起读)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足以说明,那时候,扬州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梦想之地,有钱就要去扬州花啊) 5.假如你是李白,现在你的好朋友要在烟花三月下扬州了?请问:心情如何? 四 感知情谊 1.情在“尽”头(我们可以从哪些词中看出李白的不舍?) ① 孤帆:你如何理解诗中的“孤”字?是孤独吗? 浩瀚的江面上有没有可能只有一只帆船?那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 (说明诗人的注意力全部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上。) ② 尽:船消逝在尽头。可见李白目送了很久很久!(同学们,知道古代的船靠什么前进吗?所以速度应该是——极慢的! 由此,足见——李白站了很久,看了很久,由此,足见——李白对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由此,足见——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深厚情谊。 2.追根溯源 导语:说到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厚情谊,我们还得穿越时空去到唐朝,看看他们的相识过程。(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A出示背景资料1(相逢 相知 敬佩情)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谒见浩然,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于是,相约来到江夏(今武昌),游历月余最后,孟浩然要去广陵,二人在黄鹤楼相别。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B从这段话中,你们读懂了什么?(亦师亦友亦兄长,有崇敬有友情更有亲情) C 是啊,你们可也算得上是李白的知己啊。孟浩然于他可说亦师亦友亦兄长,他对孟夫子有崇敬有友情更有亲情。说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我们也可以从他的另一首诗《赠孟浩然》中看出来。 D《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大家看插图,此时李白就站在长江边上,a心里眼里望的只有朋友远去的那一只帆船,船开了好一会儿了,他在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涌起两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