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礼记大学谏假道
礼记·大学(示范教案) 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学习要点 1 《礼记》的内容和思想,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2 儒家人格修养的目的和方法的基本思想。 3 评述古代文化理想、哲学精神在今日社会的意义。 《礼记》的内容 1、该书49篇中,仅关于婚丧祭礼的就有17篇之多,它对于研究先秦以至秦汉时代的婚丧嫁娶制度、家族制度、社会风俗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礼运篇》中记叙了儒家学派闪光的政治理想——大同世界、小康社会。 《礼记》中的“礼仪” “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帕于门右。” 从主礼手中接过一把弓箭,完成“三朝礼”中“射天地四方”的礼仪 。 “摩顶命名礼” 、“留法礼” 《礼记》中的“礼仪” 带骨的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饭食靠着人的左手放,羹汤放在靠右手方。细切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近些。蒸葱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放在右边。将要陈设干肉牛脯等物,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 食礼告诫人们吃饭时不要把饭窝成一团搁在碗里,喝汤的时候别让汤倾流不止,咀嚼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不要把咬过的鱼肉放回食盘,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不要当众剔牙,不要喝腌渍的肉酱 。 温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干肉就都用手掰食,吃炙肉不要撮作一把来嚼。 《礼记》的内容 3、《大学》和《中庸》、《学记》3篇分别载有许多合理的经济思想和教育思想。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大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学记》 学习导引 《礼记》究竟是一本什么书? 周朝有《周礼》,《礼记》是用于记载、论述、解释周代的礼制、礼意、礼仪的。它是一部记载中国先秦社会礼仪制度的典章书籍,也是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史料汇编。 “四书五经” “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三、文本解析 《大学》位列四书之首,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它经过宋朝程朱的改编、注释、阐发、彰显,已成为指导人们思想实践的圭臬。《大学》中提出来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则成为亘古千年的文化格言。 《大学》全文简介 课文是《大学》一文的总纲部分,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其后各段落均围绕总纲展开,分段引典引诗解说“三纲领”和“八条目”各条内容的含义。最后讨论了“道与国”、“德与人”之间的关系。 《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三纲领”——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齐:整治。有整顿、管理的意思。 格物:一说穷究事物的道理;一说格除物欲 平:平息、平定;均等、公平。是中国古代重要政治思想。有太平、平正、均衡的意思。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八目”——修养的步骤及其实践效果 《大学》的核心 三纲领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 格物、知至、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八条目的相互关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最重要的四个条目。 格物、知至、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涵。 《大学》内容理解 《大学》应当怎样理解,历来存在争议。 观点1:集中阐述了儒家关于教育的宗旨、方法、及作用的理论,鲜明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 (教材观点) 观点2:集中阐述了儒家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理想目标,和实践这一目标的具体步骤、方法。主要讲为圣人之道,是一篇圣人应当如何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论文。 (其他学者观点) 学习要点 1 “三纲””八条目” “八条目”之间的排比、蝉联句式。“八条目”之间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吗? 2 “三纲””八条目”体现的思想意义 儒家“内圣外王”的修身立命的理想 思考与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