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化工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2011年12月18日~2011年12月23日
目 录
1.课程设计目的 2
2.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2
3.设计内容 2
4.设计总结 9
参考书目 9
1.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吸收塔液位控制系统方法及应用,将学到的东西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
本次课程设计设计的吸收塔和解吸塔的液位流量均匀控制系统。整个装置根据分程控制系统的具体被控对象和控制要求独立设计分程控制系统控制方案。掌握分程控制系统,完成相应的流量、液位及温度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并画出分程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和工艺流程图。通过对典型工业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并对其中一个参数设计其控制系统。
3.设计内容
3.1吸收塔和解吸塔的控制
吸收是利用液体吸收剂收集或冷凝气流中的某些组分的过程。而解吸过程刚好相反,它是将已吸收的组分从液体中除去或解吸出来。这两个过程可以相互独立地进行,例如从烟道气中吸收二氧化硫,或从“酸水”中解吸硫化氢。而更多的情况是这两个过程联合运行,例如大型氨厂脱碳工序普遍采用联合运行的工艺流程,见图
今以它为例简单的介绍如下:
温度为250℃左右的低变气用水淬冷到露点(178℃),然后进入低变气再沸器,放出大量冷凝热作为再生热源,本身冷却到127℃。喷水淬冷的目的是降低气体进再沸器的温度,减少壳侧热碱液的腐蚀,同时又能提高再沸器的传热效果。这是因为,如果不淬冷,则传热是依靠气体的降温放热。传热系数较小,而淬冷后是冷凝放热,传热系数大。低变气再进液滴的分离器,分出冷凝水,然后进入吸收塔的底部。
气体在吸收塔内自下而上通过四层填料,与从上流下的热碱逆流接触。气体中CO2被吸收,部分水蒸汽也同时冷凝,最后气体中还剩余0.1CO2。出吸收塔的气体再经过一个液滴分离器,除去夹带的溶液,然后将气体送往甲烷加工工序。
吸收塔有两个进液口,从塔中部进入的是半贫液。它来自解吸塔中部,用半贫液泵打入吸收塔,流过下边两层填料。
贫液从解吸塔底部流出经锅炉给水预热器冷却后,用贫液泵送到吸收塔顶,自上而下流过两层填料,再与半贫液汇合。
吸收塔底的富液流出,利用自身压力送到解吸塔顶。由于吸收塔压力很高,所以富液可用来驱动一台水力透平回收能量。这台水力透平带动三台半贫液泵中的一台,其余两台由蒸汽透平来带动。水力透平设有旁路阀,在开停车或事故时富液不经过水力透平而直接送往解吸塔。
富液经过水力透平减压,在解吸塔顶就闪蒸出一些CO2。液体从上而下流经填料层,与从下而上的热气体(水蒸汽和CO2混合物)逆流接触。气液间互相换热和传质,液体温度不断上升,溶解的CO2不断放出。只经过两层填料的半贫液从解吸塔中部抽出,用半贫液泵送往吸收塔中部。小部分溶液(约占总量)继续流过最下一层填料,再进一步再生,最后流入变换气再沸器和蒸汽再沸器,加热保持沸腾状态,使溶液中的CO2脱除到规定的要求,返回解吸塔底部。随后贫液经锅炉给水预热器,被给水所冷却,然后用贫液泵送往吸收塔顶。
解吸出来的CO2气体从解吸塔顶出去,经冷凝器冷却,并在液滴分离器中分出冷凝水后,送往氨加工车间。
工艺流程图
3.1.2控制方案的论证与选择
在连续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前一设备的出料往往是后一设备的进料,特别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前后塔器之间操作密切,互相关联,前一精馏塔的出料就是后面塔的进料,为了保证塔器的正常运行,要求进入塔的流量变化平缓,同时要求塔釜液位稳定。如果对前面精馏塔采取液位控制,对后面塔采取流量控制,其调节参数都是塔底出料量,显然,这两个控制系统工作时是有矛盾的,因为当前面塔的液位由于干扰作用而升高时,液位调节器输出信号使调节阀开大,塔底出料量增大(即送入后面塔的进料量增大)。为了保持后面塔进料量的稳定,流量调节器输出信号使流量调节阀关小,这样串联在同一管道上的前后两个流量调节阀动作方向相反,发生矛盾。因此这种不协调的控制方案是不可取的。
为了解决前后两塔供求之间的矛盾,可在两塔之间设置一个中间贮槽,这样既满足了前面塔液位调节的要求,又缓冲了后面塔进料量的波动,但增加了设备和投资,而且遇有化合物易于分解或聚合时,不宜在贮槽内贮存时间过长,于是企图设法采用自动调节来模拟中间贮槽的缓冲作用,力图使液位和流量能均匀地变化,组成所谓均匀控制系统。由此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市政排水管道气囊封堵施工规程》.pdf
- TOPRAAD920印刷模切开槽机.pdf VIP
- 单相整流电路建模与仿真.doc VIP
- 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解读.pptx VIP
- 工程概算预算审核方案(3篇).docx VIP
- 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功能康复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pptx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pdf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必刷).docx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