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课时法不可违17Ppt.ppt

新编《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课时法不可违17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编《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课时法不可违17Ppt

法律 law 2016.7.4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滥用职权罪,对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宣判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令计划受到法律制裁说明了什么?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你功劳大小、地位高低,都必须遵守法律,只要触犯法律,必将受法律的制裁。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以下三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吗?为什么?违反了什么法律? 电影院喧哗 拾到东西私留 抢劫 探究一:违法无小事 想一想:什么是违法行为? 所谓违法行为就是 指出于过错违反法 律、法规的规定, 危害社会的行为。 判断下面情景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给社会造成什么危害?应受到什么处罚? 情景二:李明和王刚是某校七年级五班的学生,李明向王刚借了100元钱,说好一个月内归还,但是现在已临近期末,李明仍不归还,王刚多次催要无果,二人的关系闹得很僵。李明甚至放出风:“不就是那点钱吗?有钱也不还,看他能拿我怎么办? 情景一:五一,蒋亮亮和他的同学到博物馆参观,每看到一件文物,就发出“哇”------系列尖叫。严重影响了参观秩序,工作人员劝阻不听,无奈之下工作人员报了案,蒋亮亮等被送到派出所,不但受到严厉的批评,而且每人处以50元罚款。 情景三:孙鹏对学习不感兴趣,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抡拳头,在班里是小霸王,谁也不敢惹。一周前,与同学马伟发生口角,竟然拿椅子砸向马伟,结果造成马伟受重伤,右耳失聪,孙鹏因此也付出沉重的代价,尽管是未成年人,仍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连带民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处罚 民法——承担民事责任 刑法——承担刑事责任 认识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情景 对社会危害程度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所属违法类别 一 二 三 较轻 较轻 严重 治安管理处罚法 民法 刑法 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 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观察与思考:1.违法行为可分为几种? 观察与思考: 2.从对社会危害程度和承担法律责任来看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称为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触犯的法律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2)联系:都是违法行为,都对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探究二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你自己或身边有做过这些事吗? 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镜头一: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却只发放一半货物。 镜头二:照相馆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将其艺术照展出,以招徕顾客。 镜头三: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合同法 民法 著作权法 行为提升---远离一般违法行为(如何) 1.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增强守法观念,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依法从事民事活动,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 3。 违法行为的类别 课堂小结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违法无小事 严守治安管理法律法规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法不可违 什么是违法行为 增强守法观念,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张某贩卖毒品被捕;李某驾车逆行被罚款。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A.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 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C.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D. 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2. 八年级(2)班的同学学习了“法不可违”的相关知识后,分小组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们的下列发言正确的是( ) A. 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B. 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C. 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D.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刑罚处罚 B C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 年12 月25 日12 时30 分许,陶某将一辆价值2 265元的共享单车装车后运回其暂住地,并使用电锯锯断车锁,以方便自己使用。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以盗窃罪对陶某提起公诉,法院判处陶某拘役四个月,缓刑五个月,并处罚金2 000元。 (1)用所学知识评价陶某的行为。 (2)陶某的行为造成的结果给我们带来什么警示?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陶某把共享单车据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