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易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解析版).doc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易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易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解析版)

第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1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主要出现于沿海城市,极少出现于内地农村。即使是城市,也是变与不变并存,新与旧杂糅……如果只说“黄土地沉沦”,或者只说“蓝色文明”都有失偏颇。这一现象客观反映出 A.近代政治运动的发展 B.民众社会生活的改善 C.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 D.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答案】D 【名师点睛】关于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要注意结合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文明的传入(“西学东渐”)来认识和归因。同时重点注意围绕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和社会史观等角度来认识。对西方列强的入侵,要一分为二给予认识,带给中国灾难的同时,客观上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语言的变化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中国近代人们叫煤油为洋油、火柴为洋火、自行车为洋车。改革开放以来,洋油、洋火、洋车这些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了。这说明 A.人们喜欢追求时尚 B.中国人不再崇洋媚外 C.中国脱离了世界市场 D.中国民族工业有了长足发展 【答案】D 【解析】从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洋油、洋火、洋车这些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了”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工业有了比较长足的发展,导致出现这些变化,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 3.20世纪20年代上海租界出现了一批新式石库门建筑。它们有着四合院的围合体态,引进了抽水马桶、洗浴间和大阳台等居住概念,弄堂马路加宽至消防安全标准。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重视城市规划及建设 B.租界带动了中国城市近代化 C.市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D.上海的城市建设走向西化 【答案】B .下图是1929年2月10日湖南《国民日报》上刊登的一副漫画,画上的人说“青天白日之下用不着这个废物”,脚下踩的字是“庆祝上元”,这表明当时社会上 A.主动破除旧俗与陋习 B.全盘接受西洋新风俗 C.肤浅理解破旧与革新 D.激进与保守斗争激烈 【答案】C 【解析】根据漫画信息“庆祝上元”,可知当时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反对态度过于激进,由此可知,风俗改造有激进倾向,认为不过上元节就是破旧,就是革新,故肤浅理解破旧与革新,故C项正确;上元节是传统习俗,不是陋习,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西方节日,故B项错误;材料只能看出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反对态度过于激进,看不出保守的相关举动,看不出二者的斗争,故D项错误。 5.从1883年8月1日起,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正式对外供水。然而,当时却有种种谣传,说自来水管上有两龙相斗,还说自来水管接近煤气管,水里有煤毒,以致一些中国市民乃至官员都不敢饮用自来水。但自来水在租界普遍使用后,城乡居民也希望用上自来水。对这一历史现象解释最接近历史本质的是 A.社会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 B.社会陋习已经彻底的革除 C.对科学新知随实践而改变 D.城市居民容易接受新事物 【答案】C 6.有人这样描述他们当时的结婚证:除了双方姓名、年龄外,正中央是毛主席像,下面写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几个大字。这体现出 A.婚姻受阶级斗争的影响 B.国家政治决定婚姻 C.意识形态制约人们的生活 D.个人崇拜已影响人们的生活 【答案】D 【解析】结婚证中的正中央是毛主席像,还有“大海航行靠舵手”,是突出毛主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这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故选D;其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7.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后以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 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 C.近代城市生活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D.上海市民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出人们对电灯由疑虑到欣然接受的过程,这反映出近代城市生活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故B项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8.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汉族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其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这种建筑 A.反映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特点 B.符合尊卑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礼法 C.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性 D.是古代小农经济下的普遍建筑样式 【答案】B 9.读1982—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构成(%)表,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年份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一人户(%) 11.85 8.46 12.12 14.13 二人户(%) 12.43 14.27 23.51 28.67 三人户(%) 20.67 3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