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股市2007年终盘点之十大争论
中国股市2007年终盘点之十大争论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走过的道路,其实并不平静。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股市,其实每向前迈出一步都会引来方方面面的争论。水越流越清,理越辩越明。本刊编辑部整理出的2007年十大争论的背后,其实是中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缩影。也许多年之后,当我们站在更高的山峰回眸2007年这些争论的时候,或许有些已经不再迷茫,有些依旧让我们困惑。但不管如何,盘点这些刚刚发生的故事,不仅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在嘈杂的争论声中走出来,净化一下喧嚣的心灵……
1、A股还是政策市吗
争论背景:
2007年度几次重大的市场调整中,5.30恐怕是许多中小投资者印象最为深刻的。除了5.30成为了许多投资者盈亏转换的分水岭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这次调整的诱发因素是管理层的模糊态度和不甚透明的信息传导机制。5.30凌晨的夜袭,注定将和历史上政府几次压市、救市的案例相提并论。而市场从5.30中惊魂初定之后,就立刻开始了市场是否将重回前几年的政策市的争论。
正方观点:政府没有操控市场走势的愿望
5.30前市场已存在调整需求,调整是市场压力的自然释放,政策变更的影响只是恰逢时机,政府没有操控市场走势的愿望,5.30不能代表市场已重归政策市。5.30可以认为是类似2.27的市场调整压力的集中释放导致的大幅调整,市场调整压力是5.30的主要也是本质的原因,政府的政策调整行为只是起到了扣动扳机的作用。今年以来,A股市场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各种非市场的机制与行为,正逐渐从市场中退出。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在努力规范市场体制、构建市场氛围,在主观上不存在操控市场走势的愿望。因此,530的大跌,是市场本身作用的结果。市场的调整压力可能由各种因素触发,不能因为政府的某一次政策变动触发了调整就声称市场重归政策市。
反方观点:市场中政策的影子还将长期存在
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传导机制太不透明,是530对市场形成重大打击的主要原因,不能以市场本身的调整压力为借口忽视政府调控对市场的影响力。政府调控措施一日不依从市场规则,政策市就将存在一日。他们提出了两点有力的论据:其一,530的增税政策直接针对市场,并在事实上严重打击了市场;其二,相关政策出台的时刻非常微妙,一项正常的紧缩财政政策却选择在周三的凌晨公布,人为放大了政策对市场情绪的负面影响。政府各部门及其政策都可以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而市场本身是高度敏感的。政府各部门制定、执行政策过程中,应有透明、高效的信息传导机制,这不仅是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更是整个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走向完善的必要条件。因此,即使政府主观上没有制定以操纵市场为目标的政策,但是政府行为对市场的影响是无法回避的。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远未完善,资本市场机制更是不够成熟,所以,政府行为也无法完全符合市场化的要求,我们的市场中政策的影子还将长期存在。
记者观察: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国际日渐严峻的流动性泛滥增长的局面,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但是5.30的那一次却是其中唯一专门针对证券市场的,再考虑到政策出台方式的特殊性,可以说当时有关部门希望直接调控股市的意愿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也正是由于5.30,使我们的政府意识到,过于直接或者过于明显地调控股市的做法随市场的发展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取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5.30可能将意味这传统意义上的政策市的终结。在下半年的市场,监管层加大了对包括新股发行和基金发行等方面调控力度,相比上半年,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力实际上加大了,但是由于相关的调控手段更为合理,对市场运行的人为干预则大大减少了。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的政策市局面将不太可能重演,而政府的调控力量将以这一种新的方式继续存在。
2、A股市场是否应加快对外开放
争论背景:
我国的境内资本市场长期以来与国际资本市场保持了相当的独立性,但在加入WTO以后,我国按照相应承诺也逐步推进了资本市场的开放进程。而今年里,无论是上半年曾大受市场关注的QFII,还是下半年的QDII,已实行的各项开放政策也逐渐体现出其对境内资本市场的影响。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下,本轮牛市的基础推动力量--流动性泛滥对我国宏观经济也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市场开始权衡市场逐步开放以后,国际资本市场对我们带来的种种利弊,从此也对是否应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例如增加QFII额度、加快QDII审批进度、开放港股直通车等等,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正方观点:应加快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
我国的证券市场正处于一个十分好的发展时期,尤其是在次债危机以后,国际资本市场遭遇严重打击的背景下,我们A股市场继续大幅上涨,是我国的宏观经济快速增长为证券市场提供了有利支撑的表现,说明我们的市场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万能粉碎机安装运行确认.doc
- 丈八丘联小教师教学常规基本规范.doc
- 三—162课堂模式下的课标解读.ppt
- 三丁基氯化锡MSDS英文版.pdf
- 三亚最幸福新娘 文档.doc
- 三厂铸造技术规程.doc
- 三季度经营情况分析.doc
- 三层电梯系统vhdl.pdf
- 三年级上册第2元教案.doc
- 三年级语文新备课2009.doc
- 2025版户外广告场地租赁服务合同.docx
-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高三周考数学试题三含解析.doc
- 2025版建筑装修施工合同文本库.docx
- 2025版彩钢瓦临时建筑租赁及拆除服务合同.docx
- 2025版房屋居间买卖协议范本.docx
- 2025版影视剧剧本委托创作合同.docx
- 海洋科学研究:海洋地质数据分析_(9).海洋矿产资源勘探.docx
- 海洋科学研究:海洋地质数据分析_(8).海洋地质灾害评估.docx
- 2025年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临邑县第一中学高考5月模拟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