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空气动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翼型压强分布测量与气动特性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测定物体表面压强分布的方法,用多管压力计测出水柱高度,利用伯努利方程计算出翼型表面压强分布。2 测定给定迎角下,翼型上的压强分布,并用坐标法绘出翼型的压强系数分布图。3 采用积分法计算翼型升力系数,并绘制不同实验段速度下的升力曲线。4 掌握实验段风速与电流频率的校核方法。二、实验仪器和设备风洞:低速吸气式二元风洞。实验段为矩形截面,高0.3米,宽0.3米。实验风速。实验段右侧壁面的静压孔可测量实验段气流静压,实验段气流的总压为实验室的大气压。表2.1 来流速度与电流频率的对应(参考)频率(Hz)1520253035404550来流速度(m/s)7.3039.70312.67115.10117.72020.48422.64225.060表2.2 翼型测压点分布表上表面序号12345678910X02510152025303540序号11121314151617181920X455060708090100105110115下表面序号21222324252627282930X1.55812.517.522.527.532.542.547.5序号313233343536373839X56.56677.587.598104108.5112.8116.8实验模型:NACA0012翼型,弦长0.12米,展长0.09米,安装于风洞两侧壁间。模型表面开测压孔,前缘孔编号为0,上下翼面的其它孔的编号从前到后,依次为1、2、3 ……。(如表-2所示)多管压力计:压力计斜度,压力计标定系数。压力计左端第一测压管通大气,为总压管,其液柱长度为;左端第二测压管接风洞收缩段前的风洞入口侧壁静压孔,其液柱长度为;左端第三、四、五测压管接实验段右侧壁面的三个测压孔,取其液柱长度平均值为。其余测压管分成两组,分别与上下翼面测压孔一一对应连接,并有编号,其液柱长度为。这两组测压管间留一空管通大气,起分隔提示作用。三、实验原理测定物体表面压强分布的意义如下:首先,根据表面压强分布,可以知道物体表面上各部分的载荷分布,这是强度设计的基本数据;其次,根据表面压强分布,可以了解气流绕过物体时的物理特性,如何判断激波,分离点位置等。在某些风洞中(例如在二维风洞中,模型紧夹在两壁间,不便于装置天平),全靠压强分布来间接推算出作用在机翼上的升力或力矩。测定压强分布的模型构造如下:在物体表面上各测点垂直钻一小孔,小孔底与埋置在模型内部的细金属管相通,小管的一端伸出物体外(见图1),然后再通过细橡皮管与多管压力计上各支管相接,各测压孔与多管压力计上各支管都编有号码,于是根据各支管内的液面升降高度,立刻就可判断出各测点的压强分布。多管压力计的原理与普通压力计相同,都是基于连通器原理,只是把多个管子装在同一架子上而已,这样就可同时观察多点的压强分布情况,为了提高量度的准确性,排管架的倾斜度可任意改变。图3.1 接多管压力计上各相应支管 图3.2 实验安装示意图实验段风速固定、迎角不变时,根据连通器原理可知,翼面上第i点的当地静压与实验段的静压关系为:即 (1)实验段的气流静压与大气压(即总压)关系为:根据伯努利方程,则实验段的气流动压为: (2)同理,风洞入口段收缩管前的气流动压为: (3)、分别为空气密度和压力计工作液(水)密度。于是,翼面上第i点的压强系数为 (4)翼型在给定迎角下的升力由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升力系数的值即从翼型前缘到后缘对压力系数进行积分得到的:其中,为翼型下表面的压力系数,为翼型上表面的压力系数,为翼型的平均气动弦长。四、实验步骤记录实验室的大气参数、压力计工作液(水))密度:气温:;海拔:;工作液(水)密度:;重力加速度g:;大气压强: ;翼型弦长:;将压力计座底调为水平,再调节液面高度使测压管液面与刻度“0”平齐,斜角。将风洞壁面测压孔、翼面测压孔与多管压力计的测压管对接好,检查接头有无漏气。将模型迎角调节到位并固定,风洞开车,由变频器进行风速调节,迎角控制机构进行迎角调节。实验中迎角为,增量为2°。记录数据:在风速稳定和迎角不变时,读取并记录大气压管液柱高度、风洞入口处液柱高度、风洞实验段液柱高度、翼型表面各测点的液柱高度。关闭风洞,整理实验场地,将记录交老师检查。整理实验数据,写好实验报告。五、实验要求实验中注意观察,上下翼面的压强随迎角的变化,尤其是前缘点压强和上翼面后段的压强的变化。六、实验报告要求原始数据完整。实验室的大气数据;压力计的系数;工作液数据;风速数据。实验段风速计算公式: (m/s)其中空气密度由下式计算: (kg/m3)根据记录的实验室数据、风洞实验段压力数据以及电机频率,进行实验段风速与电机频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习题答案.docx VIP
- 数据治理(管理)能力评估 :数据治理与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2024(62页).pptx VIP
- 智能门禁系统技术创新与应用.pptx VIP
- 开始健身只需五步-来源:英语世界(第2018003期)-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pdf VIP
- 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 (修改).pptx VIP
- 博物馆资源融入音乐课程的美育路径研究.docx VIP
- ISO_286-1-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中文-可编辑.docx
- 2020年新版保温工程量计算公式.docx VIP
- 凉拌菜教学课件.ppt VIP
- SW7203数据手册_V13926596180高效率双向升降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