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覆土\小净距\立交盾构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uence in different project planning, the best construction sequence and scheme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盾构隧道 浅覆土 小净距 立交 施工顺序
Key Word : shield tunnel shallow covering small radius spatialconstruction sequence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0020-02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不断发展,线网越来越密集,浅覆土、小净距、立体交叉段隧道也将越来越普遍。复杂环境下空间立交隧道难点在于如何减少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及隧道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目前国内关于浅覆土、小净距、立体交叉段隧道的工程实例非常少见。
1 工程概况
宋家庄站~肖村桥站盾构区间线路由宋家庄站后明挖区间南端顺着宋庄路向南敷设,行进至顶秀鑫园线路以半径350m向东偏,沿着凉水河北岸以半径800m向东行进,下穿红寺村、双丰铁路支线、肖村及成寿寺路,到达肖村桥站。其中穿越宋庄路段(YK0+510~YK0+820)区间隧道覆土为4.1m~6m,左、右线线间距为3.7~6m,为浅覆土、小净距隧道。根据全线线路敷设,宋家庄出入段线右线需下穿正线区间,下穿区域为YK0+530~YK0+600,位于浅覆土、近距离正线区间结构段范围内,且宋家庄出入段线右线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与正线盾构隧道呈20°夹角,与正线隧道结构之间竖向净距为3.72m。区间隧道之间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隧道相互关系图
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2.1 工程地质
工程范围内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及第四纪沉积层。宋家庄站~肖村桥站区间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新近沉积层的粉质粘土、粉土、细-中砂及卵石-圆砾层,宋家庄出入段线右线区间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第四纪沉积层的粉质粘土、粉土及细-中砂层,区间隧道主要穿越地层如图2所示。工程范围内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表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图2 工程地质剖面图
工程场地范围内无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内自然地面以下20m深度范围内天然沉积的饱和粉土及砂土不会发生地震液化。
2.2 水文地质
工程范围内地下水主要为:潜水水位埋深约7m,含水层为第3大层中的砂土、卵石层;承压水水位埋深约21m,含水层为第8大层中的砂土、卵石层。工程场地内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结构均无腐蚀性,但在干湿交替作用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均具有弱腐蚀性。
3 施工方案分析
结合工程范围内周边环境、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确定宋家庄站~肖村桥站区间隧道及宋家庄出入段线右线区间隧道均采用盾构法施工。
3.1 盾构施工对环境作用机理
盾构隧道施工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防止发生往隧道内的坍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外,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 。
盾构在地层中施工对周边地层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力重分布,进而形成对环境的影响,一般可将其划分为三个区域:盾构工作面前方、盾构机机身处、盾尾后方。
(1)盾构工作面之前一倍至几倍盾构直径的范围是直接受盾构推进质量影响的区域。土压平衡盾构机为闭胸式盾构,施工时通过协调土仓内的压力与正面地层压力于控制地层变形,当土仓内的压力大于正面地层压力,则有可能在施工区域内出现地面隆起,反之下陷。另盾构施工时控制出土量能有效的控制地层变形,当施工时出土量小于理论出土量时地面会隆起,反之则下沉:施工时出土量通常大于理论值,势必造成了地层损失,一般认为控制地层损失率在千分之五之内,盾构施工时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2)盾构机机身在推进过程中由于盾构姿态不易控制,盾构机轴线与隧道轴线存在偏差,施工时对周边地层产生扰动,从而产生较长时期的固结沉降。
(3)盾尾脱出则又可分为近、远二段,及时、足量、适当的后补注浆对控制地层后期变形效果显著。盾构设计与施工时应合理分布注浆点位、控制注浆压力及选择合理的注浆浆液,以便有效的控制盾构隧道周边土体后期变形。
3.2 结构施工方案
从工程筹划角度出发本工程实际施工中可能存在以下2种施工方案:
方案一:先施工上方宋家庄站~肖村桥站盾构区间左、右线,后施工下方宋家庄出入段线右线盾构区间;
方案二:先施工下方宋家庄出入段线右线盾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