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水稻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control method, the area of the rice production pest control work development to provide useful technical guidance.
Keywords: rice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revention science rice production
中图分类号:S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农作物,水稻的产量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全年农业总产量, 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多年来我国水稻一直受纹枯病、褐稻飞虱 、白叶枯病、稻纵卷叶螟和水稻二化螟等病虫害的危害,并且这些病害的危害面积较大、危害较广,这已经成为了阻碍我国水稻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方面。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解决。
1.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动态
水稻白叶枯病属于细菌性的病害,该种病害主要侵害水稻叶片。白叶枯病首先从叶片侵入植株,该病害的主要病症是从叶尖、叶缘或是叶脉产生白色条状病斑,叶片的发病部位与健全处有着明显的交界,白绿交界分明。
在叶片的病变部位常常会有淡黄色的颗粒溢出,通常将其称为“菌脓”。干燥后的菌脓呈鱼籽状,容易将病菌带入稻田中,侵害秧苗,通常处于三叶期的水稻抗病能力最强。孕穗和抽穗等水稻分蘖以后,最易受病症感染、甚至发病。一般情况下,二化螟一年会发生两次,遇到特殊年份甚至会发生三次,当第三代二化螟出现时,杂交种稻大约处于扬花灌浆时期,只能取食杂草。螟蛾的第一代高峰期约在5月的中上期,孵化期约在5月的中下期,通常5月底到6月初为虫卵孵化的高峰期;二代螟蛾的卵孵化高峰期通常在7月中下旬。螟蛾卵的孵化时间一般为3天左右,这时通过农药治理的最佳施药时间实在虫卵孵化高峰前的1~2d,水稻分蘖盛期正是1代螟蛾卵的盛孵期,因此,6月上中旬常有大量枯心死苗、枯梢等现象,如果在此时施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是由于1代螟蛾的幼虫早已深入到稻苗茎秆的内部,通常在这种情况下1代螟蛾已经造成严重危害,而2代螟蛾将会使危害的程度加剧。病虫害的种类不同,它的爆发使其也不同,病虫的具体爆发时期如下:首先发病的使二化螟一代、苗稻瘟、稻蓟马、苗期白叶枯病,他们通常发生于秧田期,病虫爆发时间为4月下旬到5月上旬之间;接下来爆发的是二化螟1代、白叶枯病和稻纹枯病等,多发生于分蘖期,通常发生在6月上旬与7月上旬;再者就是二化螟2代、纹枯病、白叶枯病、白背飞虱以及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这几种病虫害主要在稻苗的拔节孕穗期产生危害,它们大约发生在7月中旬到8月上旬之间;最后就是三化螟3代、白叶枯病、褐稻飞虱、稻曲病等,他们主要爆发于8月中旬与9月中旬之间,尤其是褐稻飞虱曾在沿海黄淮等地大面积发生、流行,并造成水稻的大幅度减产,损失严重。
2.进行各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在稻田的田间管理上,要保证寸水活棵,进行适时灌溉、适时烤田、湿润灌溉。应在稻田秧苗移栽活棵后轻烤稻田,并且在一个月后重考稻田,严格防治串灌与深灌现象的发生,稻秧移栽活棵之后要进行轻微烤田,一个月后,可重考一次,这样可有效减轻白枯病的发病程度将其降至9.5。稻田未经轻烤,并处于长期深入灌溉的条件下,稻田的田块发病就会较为严重,发病指数为20.85。于此同时,要加强对基肥应用的推广,多向土壤中施加土杂肥和磷钾肥,并向土壤中施加适当的氮肥,保证土壤土质肥沃,使土壤费力充足且无过剩现象,对水稻生长过旺现象加以控制,降低稻田的得病指数。
3.加强总体防治站
3.1要加大秧田防治工作力度
要狠抓秧田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对包叶枯病、稻瘟病以及二化螟的防治,可使稻田的总体产量和质量得到保证,实行小田的病虫害治理有利于保护水稻大田,秧田面积小且集中,1hm2的小面积秧田治理,就相当于治理了15~20 hm2的大田,具有省工省药,治理效率高等特点。二化螟1代和百叶枯病的秧田病虫防治方法是:秧苗移栽前的5~7d或3到4片真叶时,也就是在5月下旬左右向秧田中施用川化-018(叶青双、叶枯宁)2.25kg/hm2, 加25%三环唑粉剂1.5kg/hm2加18%杀虫双3kg/hm2,对水600kg,均匀喷雾,还可兼治稻蓟马等水稻病虫害,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送嫁肥”。
3.2结合化学除草和追施返青肥
在移栽的水稻返青之后,返青肥的施用必须要及时,这样可以促进水稻分蘖的有效生长。重点开展稻田的化学除草,施用化学药剂除草,可选用生态危害较小的农药,要选择50%丁草胺乳油2250mL/hm2,或者使用50%杀草丹乳油3 000mL/hm2,也可以使用5.3%丁西颗粒剂7.5~9.0kg/hm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