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泥湖—牛山‖回110kV线路工程
(大跨越)
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黄泥湖—牛山Ⅱ回110kV线路工程
施工项目部
目 录
一、编写依据……………………………………………………1
二、施工说明及要求……………………………………………1
三、主要施工环节的控制………………………………………2
四、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17
五、灌注桩基础施工中关键数据的计算………………………18
六、承台的浇制…………………………………………………18
七、夜间、雨季的施工措施……………………………………19
八、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19
九、安全控制措施………………………………………………23
十、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24
十一、劳动力需求计划…………………………………………24
十二、主要施工设备机具………………………………………25
十三、工地管理和施工平面布置………………………………27
1、编写依据
南湖-大吉‖回220kV送电线路送电线路
2.3.2、施工基面
依据设计规定杆中心顶面为施工基面,明细表施工基面栏中,无降基。
2.3.4、基础接地引线安装。
2.3.5、施工时地质资料如与实际不符,需及时同甲方和监理联系并将信息反馈给设计,以便妥善处理。
2.3.6、桩基施工结束后,立即通知监理,对所有桩基应进行小应变检测砼的质量,当小应变检测有疑义,应采用大应变PDA检测,只有桩基验收合格,才可进行下道工序。
2.3.7、成孔孔径误差控制在0~+50mm,成孔垂直倾率不大于1.0%。
2.3.8、下钢筋笼前,必须二次清孔,清孔后的泥浆比重不超过1.15,沉渣厚度不超过100mm。
2.3.9、桩身的混凝土标号为C30,承台的混凝土标号为C25,桩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净距为60mm。
2.3.10、主筋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焊接长度大于5d,钢筋在同一截面上的焊接头不得超过全部钢筋的50%,两相邻主筋的接头错开大于875mm,主筋需均匀布置。
2.3.11、箍筋可采用单筋或螺旋筋,内外箍采用搭接焊, 内外箍均与主筋点焊牢固,焊条必须与钢筋的材质相匹配,禁止在Ⅱ级钢筋(20MnSi)上引弧点火。Ⅰ级钢焊接使用E4焊条,Ⅱ级钢使用E50焊条。2.4.2、分坑
本工程钻孔桩分坑控制详见《基础分坑作业指导书》,应注意区分基础中心与钻孔桩的孔心的各自位置。用不同颜色的油漆加以区分。
2.5、灌注桩基础型式的线路设计
大跨越直线塔和耐张塔灌注桩基础为GZ1、GZ2、GZ3、GZ4(桩径1000)桩径相同但埋深不同的灌注桩;其中大跨越耐张塔为(16根桩)一塔,四根桩一承台连接的群桩。直线跨越塔为(36根桩)一塔,9根桩+承台连接的群桩等两种型式,共6基。
2.6、灌注桩基础的施工特点
2.6.1、大跨越直线塔和耐张塔灌注桩桩径为1.0m。桩深:耐张塔(N1N2)为26.5m,(N5N6)为25.5m;直线跨越塔均为28m;
2.6.2、耐张塔灌注桩GZ1型式设计为中心桩面往下1.825米高的桩帽,尺寸为1432×896×875mm,GZ4型式设计为中心桩面往下1.325米高的桩帽,尺寸为1432×896×875mm耐张塔群桩设计有承台5600×5600×2000mm;直线跨越塔灌注桩GZ2型式设计为中心桩面往下1.825米高的桩帽,尺寸为1432×896×875mm,GZ3型式设计为中心桩面往下1.325米高的桩帽,尺寸为1432×896×875mm,塔群桩设计有承台8000×8000×2000mm。
2.6.3、与铁塔连接方式为地脚螺栓连接
3.主要施工环节的控制
3.1工艺流程
施工流程 见下图
3.2前期准备
3.2.1各钻孔施工队的机械设备必须齐全并符合要求,并应有备用设备应急(包括配件,维修工种人员不离岗),必须经过检验、试机,以保证机械性能良好。发电机必须保证在钻机配备总容量的1.0~1.1倍,并有备用电源;电焊机和泥浆泵都必须配备2台以上,采用商砼,质量应满足施工工艺要求。
3.2.2施工前,钻孔施工队及质量监控人员必须经过技术交底。
复测分坑及施工测量
复测
施工前,必须认真地复核项目部技术部门移交的所有资料。对直线、档距、高程、转角度及桩位、杆塔型式及基础图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测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