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与欧亨利创作比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莫泊桑与欧亨利创作比较

莫泊桑与欧·亨利短篇小说创作手法比较 南通大学文学院 杜 鹃 [摘 要]莫泊桑和欧·亨利都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但两位作家在创作题材、语言、情节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 [关键词]莫泊桑 欧·亨利 短篇小说 创作手法  莫泊桑和欧·亨利都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在论及两人的创作手法时, 往往会看到大同小异的说法, 如由小见大, 结局出人意料等等。其实, 两位作家的短篇小说创作在艺术手法方面有很多差异。 一较之欧·亨利,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题材更为丰富。 有表现普法战争的《羊脂球》、《菲菲小姐》等, 有表现小资产阶级日常生活的《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有描写农村劳动者生活的《一个女雇工的故事》、《穷鬼》等, 还有关于爱情、婚姻生活的《死去的女人》、《月光》等。可以说,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提供了 19 世纪下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全景画, 揭露和鞭挞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陋习。当然, 作者写得最多也是最好的, 是反映小职员、小市民精神面貌的作品, 他们的平庸、自私、狭隘、势利, 被莫泊桑揭示得淋漓尽致, 因为这是作家自己体验最深切的生活。深受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思想影响的莫泊桑, 认为人生是空虚的、无意义的,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如爱情和友谊, 只提供幻觉般的安慰。而欧·亨利的优秀作品基本上都是小人物题材的, 名篇《最后一片藤叶》、《麦琪的礼物》等, 均表现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生活的贫困和相互之间的关爱。欧·亨利一生历经坎坷, 颠沛流离, 他蹲过监狱, 从事过各种职业, 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贫民窟、小餐馆和工场中, 对劳动人民的辛酸疾苦有着亲身感受, 因而生活在美国社会最低层的小人物们被他描写得有血有肉, 栩栩如生。从本质上来说, 欧·亨利是一个乐观的人, 他热爱生活, 喜爱辽阔的草原, 拥有宽广的胸襟, 但生活的不幸, 又使他常常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 表现在创作中, 他既是一个严肃冷静的社会批评家, 又是一个乐天知命的幽默家。 二莫泊桑的小说语言冷静、客观, 不带有作家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 读《项链》, 作者对玛蒂尔德是褒是贬, 是肯定还是否定, 难以确定, 因而读者及评论家对之莫衷一是。《两个朋友》的叙事话语更是冷静到了极至。作为福楼拜的学生, 前者“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原则不可能对莫泊桑没有影响, 而他又是“梅塘集团的成员, 处于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盛行的时期, 因而是竭力从作品中隐退出去的, 尽管他曾一度标榜过自己既不属于现实主义, 也不属于自然主义。他认为作家应该不着痕迹, 使人看不出作品的构思, 发现不了他的意图。莫泊桑的语言是白描式的, 简洁、明确、朴素, 甚至连一个比喻都很难找到, 他的语言的美感完全来自于词语本身。而欧·亨利的小说始终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情感,在德拉为了给丈夫购买一条白金表链作为圣诞礼物而卖掉了自己的一头秀发, 杰姆出于同样的目的, 卖掉祖传金表给妻子买了一套发梳的叙述中, 读者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在这一对小夫妻的身上倾注了深深的同情, 作者并不掩饰对自己笔下人物的辛酸的爱。欧·亨利也主张小说语言要简单、明白、不加修饰, 但他的笔墨却饱含着感情,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读者往往读罢良久, 被震动的心弦还不能恢复平静。欧·亨利的文字生动传神, 经常使用俚语、双关语、讹音、谐音, 在作品的字面含义上常有弦外之音, 耐人寻味。在《警察与赞美诗》中, 词汇的错误和夸大性的运用不但赋予了人物鲜活的形象, 而且取得了一定的幽默效果。在貌似轻松活跃的笔触中暗示出人物卑微的身份、无奈的心态, 充分体现了欧·亨利悲喜结合的独特创作风格: 在幽默中见出哀伤, 在讽刺里隐含愤然。 三莫泊桑短篇小说的情节发展较之欧·亨利的多一些起伏。 《项链》中, 从玛蒂尔德在舞会上大出风头, 到发现项链丢失, 举债偿还, 付出十年艰辛, 再到得知项链是假的, 一波三折, 扣人心弦。《羊脂球》中, 马车出发、受阻、继续行驶, 一干人等在自私自利的心理驱动下, 对羊脂球的态度由冷到热、由热到冷、忽冷忽热、忽热忽冷, 羊脂球的处境、心境随之起伏跌宕。莫泊桑并非故弄玄虚, 他只是丝丝入扣地写出事态的发展变化, 而结局往往是出人意料的。玛蒂尔德在终于还清债务, 一身轻松坐在街心公园, 却被告知那串项链是假的, 最多只值 500 法郎时, 已经趋于平稳的情节脉络再次突起波澜。玛蒂尔德将如何面对新的变故?她还能承受得住新的打击吗? 作者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而在欧·亨利的小说中, 读者已经从作者充满感情的讲述中预见到了事态的发展趋势, 待到结尾时读者明白那片始终没有飘落的藤叶是老艺术家用生命画就的, 德拉和丈夫彼此表达爱意的礼物都已失去了作用。欧·亨利的叙述对象是智者和愚者的二重组合, 反映了作家基于特定生活环境的艺术追求: 寓庄于谐, 庄谐结合。一方面, 迫于生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