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节 反刍兽绦虫病.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反刍动物绦虫(蚴)病 一、牛羊绦虫病 二、牛囊尾蚴病 三、脑多头蚴病 §1、牛羊绦虫病 牛羊绦虫病是由裸头科的多种绦虫引起的疾病,此科绦虫一般均以成虫阶段危害家畜,寄生于哺乳动物(一般为草食动物)肠道,中间宿主多为一些地螨类昆虫。 裸头科绦虫为大、中型虫体,头节上无顶突和小钩。每个体节有一组或两组生殖器官。睾丸数目众多。子宫形状为横管或网状。幼虫为似囊尾蚴 (一)莫尼茨绦虫病(甲) (二)曲子宫绦虫病 (甲) (三)无卵黄腺绦虫病(乙) 裸头科绦虫病是反刍兽主要的肠道绦虫病,有时也称为“反刍兽绦虫病”。 (一)莫尼茨绦虫病(甲) 病原:裸头科莫尼茨属,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 终末宿主:反刍动物; 寄生部位:小肠; 中间宿主:地螨; 分布: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分布广泛,我国三北牧区普遍存在本病,多呈地方性流行。 危害:消化功能障碍,影响犊牛和羔羊的生长发育,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 (1)成虫——莫尼茨绦虫 为大型绦虫,长约1~5m; 头节小,无顶突和小钩; 体节宽而短,成节内有两套生殖器官,每侧一套;生殖孔开口于节片的两侧,虫体外观边缘整齐;卵巢和卵黄腺在近体两侧构成花环状;睾丸数百个,分布于整个体节内; 子宫呈网状。 我国常见的莫尼茨绦虫有两种,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它们在外观上颇为相似,其主要区别是: 虫体节间腺的形态不同:扩展莫尼茨绦虫节间腺为一列小圆囊状物,沿节片后缘分布。贝氏莫尼茨绦虫的节间腺呈带状,位于节片后缘的中央 。 此外,扩展莫尼茨绦虫长可达10m,宽1.6cm,呈乳白色;贝氏莫尼茨绦虫呈黄白色,长可达4m,宽为2.6cm。 贝氏莫尼茨绦虫 扩展莫尼茨绦虫(绵羊) 莫尼茨绦虫孕节 贝氏莫尼茨绦虫成节 扩展莫尼茨绦虫体节 (2)虫卵 莫尼茨绦虫卵内有灯泡样的梨形器,内含六钩蚴。虫卵的直径为56~67μm。 扩展莫尼茨绦虫卵近似三角形;贝氏莫尼茨绦虫卵为四角形。 莫尼茨绦虫虫卵 粪便中的莫尼茨绦虫虫卵 2、生活史 中间宿主——地螨类; 终末宿主将虫卵和孕节随粪便排至体外,虫卵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六钩蚴穿过消化道壁,进入体腔,发育至具有感染性的似囊尾蚴。动物吃草时吞食了含似囊尾蚴的地螨而受感染。扩展莫尼茨绦虫在羔羊体内经37~40天,贝氏莫尼茨绦虫在绵羊体内经42~49天,在犊牛体内经47~50天发育为成虫。 绦虫在动物体内的寿命为2~6个月,后自动排出体外。 3、流行病学 分布: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牧区流行广泛,在华北、华东、中南及西南各地也经常发生。 易感动物:反刍动物,主要危害幼畜,后随年龄增长而获得免疫性。临床上常与曲子宫绦虫、无卵黄腺绦虫混合感染。 中间宿主:已查明有30余种地螨可作为中间宿主。 流行有明显季节性:流行与地螨分布、习性有密切关系(地螨主要分布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地螨对热和干燥很敏感,一般在早晨和黄昏时活动较多,晴天少,阴天多。) 4、致病作用 (1)机械作用:为大型虫体,大量寄生时,集聚成团,造成肠腔狭窄,影响食糜通过,甚至发生肠阻塞、套叠或扭转,最后因肠破裂引起死亡。 (2)夺取营养:虫体在肠道内生长很快,每昼夜可生长8cm,从宿主体内夺取大量养料,使幼畜迅速消瘦,体质衰弱。 (3)中毒作用:虫体的大量代谢产物常引起宿主中毒,导致动物发育不良,衰弱,抵抗力降低。 成年动物一般无临床症状。 幼年动物最初的表现是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饮欲增加,消瘦,离群,腹泻、腹痛,粪中含粘液和孕节。 进而症状加剧,动物衰弱,贫血。 后期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如无目的的运动,步样蹒跚,有时有震颤。神经型的莫尼茨绦虫病羊往往以死亡告终。 6、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作用初诊; 确诊——粪便检查或尸体剖检。 粪便检查法: 一般检查:清晨清理畜舍时,查看新鲜粪便可能找到活动性的孕卵节片,放载玻片间检查,根据虫体的内部结构特点即可确诊; 集卵检查: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 常用的驱绦虫药吡喹酮、丙硫咪唑、硫双二氯酚、氯硝柳等药物都有良好的作用。 8、预防 1、选择合适的时机驱虫:应在放牧后4~5周时进行“成虫期前驱虫”;间隔2~3周后,再进行第二次驱虫。全群动物同时驱虫。驱虫后的的动物要及时地转移到清净的安全牧场。 2、牧场净化: 污染的牧地空闲2年;采用轮牧减少感染机会。 3、减少地螨滋生:土地连续几年耕作,大大减少地螨量,有利于绦虫病的预防。 4、合理放牧:避免在低湿地、清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