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岭南百粤的民俗与旅游(广东).pptVIP

第1讲 岭南百粤的民俗与旅游(广东).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岭南百粤的民俗与旅游 广东篇 内容 概述 一、广州的名胜与风俗 二、潮州风物 三、梅州客家风情 行政区划 简称粤,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广东有着独特的岭南文化,与广西部分地方民俗相近。 截止2010年9月,广东省内辖19个地级市2个副省级市(?),23个县级市。省会广州市 广州、?深圳、韶关、?珠海、?汕头、?佛山、?江门?、湛江、?茂名?、肇庆?、惠州、?梅州、?汕尾、?河源、?阳江、?清远、?东莞、?中山、?潮州、?揭阳、?云浮 以汉族为主体,拥有全国全部56个民族。 广东GDP值已超越台湾,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开放的省份,也是经济和教育发展最不平衡的省份之一 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一面,内部有三大民系(?),与中国北方地区有很大的不同。 三大民系 北方汉族在不同时期迁徙到广东不同地区,与当地土著人融合,形成了广东的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 广府民系分布于珠江流域,珠三角是其重要聚居地; 潮汕人主要居住于潮汕平原; 客家人主要居住于内陆地区 广州最早的名称? “楚亭”(2800年多前周夷王 ) 一、广州的名胜与风俗 古老的传说与景观 广泛流行的广州话 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 广州的茶楼与饮茶习尚 陶陶居、莲香楼、广州酒家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生意盎然的生菜会 (正月二十四 ) 岁时风俗集锦 古老的传说与景观 五羊仙与五仙观 珠江、海珠石与海珠花园 越秀山与镇海楼 陈家祠 南越王墓 (南越王第二主赵眜的墓葬 )、 ·光孝寺· ·六榕寺、·三元古庙· ·黄埔军校旧址·、·黄花岗与烈士陵园·、中山纪念堂 白云山、莲花山、从化温泉、罗岗“香雪” 五羊仙与五仙观 周夷王时,有五位仙人,骑着五色仙羊,穿着五彩仙衣,手持一茎六出的稻穗,降临“楚庭”,把稻穗献给当地人民,祝愿此地永无饥荒,然后飞升而去 至今广州尚有五仙观,观内岩石上尚留有“仙人姆迹”,因此人们便把广州称为“五羊城”。因当日五羊仙手持稻穗献民,故而广州又简称为“穗”。 这则史前神话,反映了广州先民自北方携带牲畜、良种南来,落籍岭南和种植水稻的历史,对了解广州的人文环境有重要意义。 五仙观 五仙观坐落在广州惠福西路的坡山上,传说当年五羊仙人就是在此降临的。五仙观就是为祭祀这五位仙人而建的。该观建于明代洪武十年 (1377年),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山门有清人所书“五仙古观”四字。 观内有北宋碑 ,背面刻有明初《重修五仙观记》,碑文不但记录了五仙的神话,还说明了“五”的含义,即代表东、南、西、北、中“五方”。 五仙观后面,是一座城楼式的钟楼,被称为“岭南第一楼”,上面悬挂着一口大铜钟,是广东现存最大的铜钟。 亦称:“禁钟”、“雌雄钟”。 珠江、海珠石与海珠花园 传说有个波斯商人,访知广州有颗镇国之宝——阳燧宝珠,便愿以10万重金购买,几经交涉,终于得手。在运往异国的途中,商人欣喜万分,取出珠宝放在掌心端详,只见它光芒四射,璀灿夺目,更加爱不释手。谁知突然狂风骤起,白浪翻腾,一道白光从他掌心跃起,又潜入江中,化作一颗巨石,这就是有名的“海珠石”。那条江流,因此得名为“珠江”。 海珠石 “海珠石”,又名“走珠石”、“海珠洲”。古代珠江河面宽阔,此巨石在江中成一小岛 南宋时番禺人李昴英曾在石边结茅读书,后来又捐钱建造海珠慈度寺。端平二年(1235年),叛军围攻广州城,李昂英只身缒城劝说叛军解围。后人感于他的恩德,在寺旁建祠纪念他。 岛上古寺幽保,江流拍岸,榕荫青葱,井有两棵苍劲古老的红棉树;花开时节,红棉似火,江水碧绿,别有一番情趣。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的“海珠秋月”,就在这里。 海珠花园 1931年,广州修建珠江堤坎,把海珠岛与北岸连成一片。解放后又辟为海珠花园,供人游览。近年改建的一座园林式茶楼,亦是一方乐园。在它附近,还有海珠广场,海珠路,海珠桥,迎珠街,连珠街,皆与这些传说有关。 越秀山与镇海楼 又称越王山、观音山 周夷王遗迹 赵忙的越王台 (歌舞冈上 ,现消失) 赵岗书院 (东晋时南海太守鲍靓;即“三元宫 ”,鲍姑、葛洪 ) 明初城防建筑的镇海楼 (俗称“五层楼”) 四方炮台遗址 五层楼 ·陈家祠· 为陈氏的合族祠堂,原称陈氏书院。位于中山七路,是广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个)之一,现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是典型的南方祠堂建筑。为广东民俗文化的代表性建筑。 建于清光绪16至20年(1890-1894年),由黎巨林设计。整座建筑坐北向南,?占地1.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6400平方米。为三进五间九堂六院大小19座建筑组成。 陈家祠以其巧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