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信息传播史上五次革命
重点:近代中外新闻史、黄色新闻、辛亥革命后中国报刊
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起源
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p14、p21):优劣势、打破什么局限
语言的产生——口头新闻时代(口语传播) 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初期
前提:语言的形成 (参考教材P.3-5)
形式:人际交谈、公众谈论、行政会议、民间传闻…… 行吟诗人、传令 兵、云游和尚、传教士与朝圣者……
意义:(1)音讯传播的长度、深度、广度及精细程度长足进步,使人类经验得以相传
(2)加快信息交流的传输和接收速度
局限:(参见教材P.17)生理上、时间与空间上
2.文字的发明——手书新闻时代(文字传播)
前提:(1)文字的产生(2)书写材料的改进
形式 (参见教材P.12-17)
(1)古罗马 公告式(每日纪事、每日纪闻)私信式(手书新闻信……)
(2)文艺复兴时期欧洲 手抄新闻书 (商品)
(3)中国 (甲骨卜辞、钟鼎铭文) (汉)邸报 → (唐)进奏院状 等 →(宋)进奏院状 民间小报
其它:露布、游记、旗报、牌报
《每日纪闻》(Acta Diurna)公告式的官方公报
意义:(1)标志人类传播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到来(2)突破口头传播受时空限制的束缚,使信息可以流传于异时异地,保存永久(3)促进人类的社会化进程
局限:传播广度受限、接受效果受限、辅助手段(参见教材P.17-20)
邸报 p21 (主要考宋代、定本、小报)
“邸报”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是中国古代报纸的总称。
“邸报”是世界上现存年份最古老、最早的报纸
唐代进奏院状的特点:①没有报头②发报方式是进奏官直接发给地方主官
③提供的信息是进奏官自行采集的,内容主要是发生在朝廷或从朝廷采集到的重大政事消息。
唐时出现 宋时发达 明时独立 清时完备
3.印刷术的发明—印刷传播
前提:印刷新闻传播萌芽15世纪末叶,印刷商开始印刷某些记事性的小册子,记述近期发生的重大战役、自然灾害、节日庆典等
如何评价? (参考教材P.25)印刷传播的产生
印刷新闻传播的雏形——不定期的新闻印刷品
16世纪???手抄小报流行的同时较之于记事性小册子,新闻性明显增强
4.无线电的发明—电子传播(形象性、传真性、丰富受众的广泛性、快速性)
5.计算机的发明—国际互联网传播(海量、互动)
传媒发展的过程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
第二章:近代报刊的萌芽与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早期的新闻印刷品 p24
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基本假设、控制手段、来源p29
最古老——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传播制度理论2、国家利益(安全)高于一切3、稳定、持续性4、社会统一
变化及评价(教材P.33)
集权主义与自由主义、社会责任理论的不同之处、前后联系、表现形式
自由主义理论关键词:1、资本主义时代的特征 2、个人权益高于一切(第一权利) 3、理性4、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
* 对比与评价(教材P.43)
专制政府控制报业的各种手段p33
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p43 名词解释(龙伟)
曾格案件与汉密尔顿的抗辩p45 名词解释(龙伟)
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
时期的新闻传播(龙伟)《常识》的作用 p56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报刊事业p57
第四章:大众化报刊的勃兴与独立报业的崛起
工业革命后,各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即教材中所指的“大众化报刊”。
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
《太阳报》 1833.9.3 本杰明·戴 美国纽约(参见教材P.71)
“政论报纸”时代 → “大众报纸”时代
原因 p67 (1)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条件
(2)劳动者素质提高,形成新的广大读者群
(3)阶级力量新变化,办报的政治环境改善
(4)高速轮转印刷机的产生,降低印刷成本
(5)工商业繁荣,广告数量增加,促使报纸廉价
特点 (参考教材 第四章 第二节 P.77-80)
(1)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
(2)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津贴;(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降售价、促发行)
(3)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大众化报纸”);
(4)内容上重视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
(5)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评价 (参考教材 P.80)
独特历史贡献 新闻的时代使命 信息的大众化(2) 弊端
大众化报刊的历史条件p67
大众化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原因p70
大众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