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通事故现场痕迹物证的勘验和提取 交通事故现场的痕迹和物证 交通事故现场是交通肇事行为的客观记录和反映,交通肇事现场勘查结束后,事故处理人员要根据所提取的各种痕迹物证,一一的分类,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以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 现场勘查提取的痕迹物证越多,勘查越详细,事故原因的分析就越清楚。 事故分析的作用和要求 事故现场分析就是根据现场勘查所获得的各种痕迹物证,对已经发生的交通事故的再现。 就其本身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影响其准确程度的因素很多,如勘查人员的知识与智能结构,思维的方式与方法,外界环境的影响,收集到的痕迹物证等。 参加事故分析人员,必须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以交通事故现场的客观事实为依据,结合实践经验和交通事故的一般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各种事故现象的因果关系。 现场分析的结论是综合、筛选、处理各种事故物证的结果。因此,要尽可能地扩大物证量,保证提取物证的价值,力求使分析更加接近于事故发生的事实本身,使事故原因的分析结论最接近客观实际。 现场痕迹和物证的种类 一、事故现场痕迹 交通事故现场,特别是重大交通事故现场,现场痕迹比较复杂。首次接触痕迹往往与各种迟后接触痕迹交织在一起。 首次接触痕迹是指造型体与承受体第一次接触所形成的痕迹。 迟后接触痕迹是指造型体和承受体首次接触后,由于车辆减速滑移或翻车等所形成的破损痕迹,乘车人与车体或装载物等所形成的痕迹及伤亡人员倒地后与地面所形成的痕迹均属此类痕迹。 首次接触痕迹对于认定事故责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证据作用。因此,首次接触痕迹是事故现场勘查和研究的重点。 为研究的方便,事故现场痕迹可按以下方式进行分类和研究: (一)根据痕迹的分布特征,事故痕迹可分为以下几种: 1.路面痕迹; 2.车体痕迹; 3.人体痕迹; 4.其他痕迹。 1.路面痕迹 肇事车辆在现场路面遗留的痕迹主要是轮胎的制动印痕和碾轧印痕。 当路面轮胎印痕明显时,可根据轮胎花纹和轮胎印痕的形状推断出车辆的类型和驶离方向。 比如,纵向花纹的轮胎多数为轿车、轻型客货两用车和客车等;横向花纹一般为货车、大客车、工程车和拖拉饥等;纵横混合花纹多为大型客车、货车和吉普车等。 当轮胎花纹形状为人字或八字型时,花纹展开的方向即为车辆前进的方向。 2.车体痕迹 在交通事故中,车与车或车与其它物体接触时,在车辆接触面所形成的撞击或擦刮印痕,称之为车体痕迹。 通过勘查研究车体痕迹,可以判断车与车或车与其它物体的接触方式、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角度等情况,为分析研究事故原因和确定事故责任提供资料和证据。 肇事车辆前保险杠表面的撞击痕 被撞击自行车胎面上的撞击痕 痕迹形象特征比对 3.人体痕迹 在交通事故中,由于肇事车辆的撞击、擦刮和碾轧,在伤亡人员的躯体和衣着上所形成的痕迹。 根据撞击擦刮痕迹位置和形态,可以判断着力的方向和接触高度。 当车辆碾轧人体时,在体外衣服表面将会留下一定形状的轮胎印痕。 完整清晰的轮胎花纹,可为认定肇事车辆提供可靠的依据。 车辆碾轧人体痕迹比对 4.其他痕迹 肇事车辆有时与路旁的树木、桥栏、道路交通设施发生撞击或擦刮,在树木、桥栏或设施表面形成的痕迹。 认真勘查研究这些痕迹,不仅有助于分析研究事故的实际情况,有时,可认定肇事车辆提供依据。 (二)根据痕迹的反映特征,事故痕迹可分为以下两种: 1.结构形象痕迹。 结构形象痕迹,一般是指造型体外部结构特征在承受体面形成的形象印迹。形成这种痕迹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造型体的外部结构具有一定的形状和硬度,承受体表面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和可塑性。 (2)造型体与承受体接触面的位置保持不变。 (3)造型体与承受体接触时,有足够大的作用力。作用力小时,形成的痕迹不明显,而且不完整。 2.整体分离痕迹 一个完整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被分离成为若干个部分,所形成的分离线和断面痕迹,称之为分离痕迹。 这种分离痕迹,不反映造型体的外部结构特征,只反映自身分离所形成的分离线和断面的形象特征。 如,破碎的车灯玻璃、折断的反光镜杆、断裂的车体等。 (三)根据客体接触方式和作用力方向,事故痕迹可分为以下两种: 1.静态痕迹。 造型体与承受体接触时,作用力的方向是垂直或接近垂直的。 接触面未发生滑动或移动,在这种条件下所形成的痕迹,称之为静态痕迹。 这种痕迹能够完整清晰地反映造型体的外部结构特征,如,碾轧痕迹(无搓擦)、对撞痕迹等。 2.动态痕迹 造型体与承受体接触时,由于受到倾斜的作用力,接触面发生平行滑动,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痕迹,称之为动态痕迹。 这种痕迹比较复杂,所反映的造型体的外部结构特征,往往发生较大变化。其变化情况决定于造型体和承受体的硬度、可塑性、客体的接触部位和作用力的方向。 (四)根据承受体表面的变化,事故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