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饮食民俗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2 少数民族食俗 一、东北、华北少数民族食俗 二、西北少数民族食俗 三、西南、中南少数民族食俗 四、华东少数民族食俗 少数民族分布 东北、华北区 (7个):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 西北区(14个):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保安族、塔塔尔族、土族、锡伯族、俄罗斯族、裕固族; 西南、中南区(32个):藏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景颇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毛南族、仡佬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京族、独龙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华东区(2个):畲族、高山族; 少数民族人数 超过1000万人:壮族、满族 500-1000万人: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 100-500万人: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 参考网址 西安营养网 食品科技网 一、东北、华北少数民族食俗 (—)蒙古族 1.蒙占族,4806849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多分布在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青海等省区;自古以畜牧和狩猎为主,被称为“马背民族”。 2.蒙古族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 “白食”; “红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品。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也捕猎黄羊。最具特色的是剥皮烤全羊、炉烤带皮整羊,最常见的是手扒羊肉。蒙古族吃羊肉讲究清煮。喜食炒米、烙饼、面条、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食品。 一、东北、华北少数民族食俗 3.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多数蒙古族人能饮酒,多为白酒、啤酒、奶酒、马奶酒。 4.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年节”,也称“白节“或“白月”。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全家团聚吃团圆饭、喝团圆酒: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初五过春节,称为“大年”,三十晚上要守岁,除夕户户都要吃手扒肉,也要包饺子、制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一些地区,夏天要过“马奶节”。节前家家宰羊做手扒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里,牧民要用最好的奶制品招待客人。 一、东北、华北少数民族食俗 (二)满族 1.满族,9821180人,主要居住在东北三省、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早期满族先民以游猎和采集为主要谋生手段,后主要从事农业。 2.过去多以高粱米、玉米和小米为主食,现以稻米和面粉为主粮。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再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东北满族大多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做好高粱米饭或玉米楂子饭后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冬天,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食用油以豆油、猪油和苏子油属多。肉食以猪肉为主,部分地区的满族禁食狗肉。 一、东北、华北少数民族食俗 3.饽饽是满族的特色食品,各种黏饽饽是用黏高梁、黏玉米、黄米等磨成面制作而成的。含糖、油较重的“萨其玛”是满族人尚食的特色点心。 4.满族许多节日与汉族相同,逢年过节,均要杀猪。农历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除夕吃饺子,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根白线,谁吃着白线就意味着谁能长寿;也有的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枚铜钱,吃到便意味着有财运。满族过去信仰萨满教,每年都要根据不同的节令祭天、祭神、祭祖先,以猪和猪头为主要祭品。过去,在庄稼成熟的季节,满族还有“荐新”祭祀的习惯,现已被“上场豆腐下场糕”的习俗所替代。 一、东北、华北少数民族食俗 (三)朝鲜族 1.朝鲜族,1920597人,主要居住在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地,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2.过去有一日四餐的习惯,除早、中、晚餐外,农村普遍在晚上加一顿夜餐。喜食米饭,善做米饭。常食用大米面制成的片糕、散状糕、发糕等。常食“八珍菜”(用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条、桔梗、蕨菜、蘑菇等制成)、“酱木儿”(用小白菜、秋白菜、大头菜、海带等制成的汤)、泡菜、辣椒。肉类以猪、牛、鸡和各种鱼类为主,普遍喜食狗肉。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克依姆奇”,即朝鲜族泡菜和冷面、打糕、狗肉汤。 一、东北、华北少数民族食俗 3.朝鲜族注重教育,文化传统厚重悠久,讲究礼俗礼仪,敬老尊客。在有老年人的家庭里,进餐时一般要为老人单摆一桌。全家人进餐时,不许在长辈面前饮酒吸烟。朝鲜族注重节令,每逢年节和喜庆之时,在菜肴和糕饼上要用辣椒丝、鸡蛋片、紫菜丝、绿葱丝或松仁米、胡桃仁加以点缀。注重根据不同季节调整饮食,如春天食用 “参芪补身汤”,清明节必食明太鱼,伏天食用狗肉汤,冬天食用野味肉、野味汤和用牛里脊肉与各种海鲜制成的“神仙炉”。一年四季喜欢一种以糯米饭酿成的酒“麻格里”。 二、西北少数民族食俗 (一)回族 1.回族,8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