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赣江流域的民俗与旅游 江西卷 框架 一、南昌 滕王阁、民间传统工艺 二、赣东 奇风异俗、三清山、龙虎山 景德镇;才子之乡临川;风物传说(僧尼峰) 南丰傩舞 三、赣南 井冈山 四、赣西 高安的龙舟赛 五、赣北 庐山 南昌 “古豫章十景” “西山积翠”、“洪崖丹井”、“铁柱仙踪”、 “滕阁秋风”、“南浦飞云”、“赣江晓渡”、 “龙沙夕照”、“徐亭烟树”、“东湖夜月”、“苏圃春蔬”。 滕王阁 民间传统工艺 滕阁秋风——膝王阁 此阁原由唐高宗的第22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唐永征四年,公元653年)所始建,经唐、宋、元、明、清,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历代阁址均有变迁,但都在距原址百米之内所修建。历代为江南的旅游胜地。 滕王阁的著名,与王勃所作《滕王阁序》密不可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百年来,为南昌平添了多少风流。 民间传统工艺 ·毛笔之乡——李渡· ·石鼻乡的糕点印模· 民间戏曲 毛笔之乡——李渡 进贤县李渡镇,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毛笔之乡”,相传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李渡毛笔,素以制作精湛、刚柔相济、书写自如、经久耐用等特点驰名中外。 我国晋代著名的书法艺术家王羲之,在任临川内史时,他所用的毛笔就是李渡毛笔。据说,他特别赞赏李渡出产的一种号称“纯净鼠须”的毛笔。 李渡毛笔与王羲之可谓缘分不浅。因为王羲之除了写字还有养鹅的癖好,所以流传着他替道士写经换走一笼白鹅的轶事。为此,李渡毛笔工人曾经精心制作了《写经换鹅》的优质名牌毛笔。到了唐代,杰出的才子王勃在他美妙的“滕王阁序”中,曾以“光照临川之笔”的佳句,盛赞临川才子敏捷的才思和精妙的书法。李渡毛笔也因此增色生辉,更加声名赫赫了。 石鼻乡的糕点印模 别具一格的石鼻糕点印模,相传自唐初就有。至今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木刻艺术的一大流派,既是实用工艺品,又是艺术欣赏品。 石鼻印模采用油杂木、樟本和紫檀木为原料,经民间艺人精心雕琢而成。印板经久耐用,印型精巧美观,印模脱坯既快又净,印制的糕点重量均等。印模虽经烘烤,油酥不会变形。如今广州、武汉、京、沪等地,用安义县石鼻乡印模制成的方形月饼和各种糕点,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各国。 民间戏曲 南昌民间戏曲有着非常浓厚的群众基础,形式多种多样,较有特色的是 南昌采茶戏 南昌道情 南昌采茶戏 南昌采茶戏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由南昌民间的“茶灯”和“十二月采茶调”组合而成。后又吸收了南昌地区的民间舞蹈并与之相结合。大致经过“灯戏”、“三脚班”、“半班”等发展阶段,解放后正式定名为“南昌采茶戏”。 南昌采茶戏的表演诙谐风趣,唱腔优美深情,有着浓郁的南昌乡土气息。它常以巧合、夸张、误会等手法去渲染戏剧气氛。特别是台词中那些歇后语、错扯语、反义语、婉曲语以及乡间俗语的巧妙运用,使演出更为妙趣横生。 南昌采茶戏长于表现喜剧和歌舞。活泼生动的小丑和小旦,特别受群众喜爱、采茶戏的演唱方法要求男女演唱都须用真声,其传统唱法特别强调“韵味”,其传统保留剧目有四记:“鸣冤记”、“辜家记”、“花轿记”、“南瓜记”,合称为“南昌四大记”。均取材于南昌民间故事。 南昌道情 流行于南昌地区乡间的南昌道情,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44年),清末传入南昌城,是南昌酒馆、茶楼常有的民间说唱艺术。 南昌道情由一个人演唱。演唱者一手持简板,一手打渔鼓,边打边唱。后经民间艺人加工,加入一面小钹,与简板、渔鼓构成“三响”,由“三响”构成的南昌道情演唱时更为群众喜爱,它不仅丰富了演员的情感表达,也使南昌道情更具民间风味。它保留的传统曲目有“南瓜记”、“辜家记”、“贤德记”、“花轿记”、“四十八寡妇闹江西”等。 二、赣东 上饶古称信州,因其在饶州 (今波阳县)之上游,便又得名为上饶。 上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在它的东面,三清山与怀玉山似一对孪生姐妹,隽秀婀娜;在它的北面,是云兴霞蔚的彰公山。南面,武夷山绵亘闽赣两省,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江西省第一高峰,素称为“华东屋脊”。在它的西面,是浩瀚敛艳,风光旖旎的鄱阳湖,主湖面积有2523平方公里,广纳赣江、信江、抚河、饶河之水、吞吐长江。最深处达16米,是全国第一大淡水湖。 上饶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玉山县的下镇乡,考古学家发掘出有一亿五千万年的硅化木,被列为世界之最,万年县大源仙人洞,是新石器早期文化的遗址……。著名画家阎立本,仕途失意之后来此隐居,学者陆羽,在此依山开舍,写下了历史上著名的《茶经》。婺源的理学家、教育学家朱熹,讲学的足迹遍及全区各地,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就在铅山鹅湖寺举行……。 奇风异俗 三清山 龙虎山 瓷都景德镇 、才子之乡临川 奇风异俗 ·求雨·据清同治《铅山县志》载:农家要是六月遭旱灾,铅山城内外居民须头戴柳枝圈,手执大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