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爱意绵绵言无尽 离情悠悠别无期——柳永《雨霖铃》赏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
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宋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词中,作者将他离开京城汴京南下时与恋人依依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
悱恻,凄婉动人。
柳永(约980-约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七,又称柳七。
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曾放言“我不求人富
贵,人须求我文章。”仁宗皇帝闻其言,说:“柳永不求富贵,谁将富贵求之?
任你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遂落第。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
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
低唱”中寻找寄托。由于得到艺人们的密切配合,他完成了词从小令到慢词的
发展与转变,并且在词的内容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拓展,同时使宋词开始了一
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首词调名《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原为唐教坊曲名。
相传唐玄宗于安史之乱时,避地蜀中,至斜口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
为悼念杨贵妃,遂制此曲。同是羁旅、离情等题材,和唐五代词人相比,柳词
“尤工于羁旅行役”(清陈振孙),他的词作更多地倾注了自己的真实情感。
其代表作《雨霖铃》,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全词以凄切婉转的笔调,描写
了离别之情,感情在词中尽情展衍,备足无余;浑厚绵密,兼而有之。词的上
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
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金曲”之一。
上片起首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别时之景,未
写离别之情,却先以自描的手法,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有声有色的凄艳、
愁惨的秋景图画:凄鸣的秋蝉、暮色中骤雨后的长亭。并巧妙地点出了离别的
时间、地点:深秋,傍晚,都门外的长亭,这是何等浓重的伤感的氛围与地点,
“寒蝉凄切”,既写出了秋气之摇落,时序之惊心,又使欣赏者马上联想起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寞而无声”(宋玉《九辩》),“寒蝉鸣我侧”(曹
植《赠白马王彪》),“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咏蝉》)这类
“悲秋”之句。好的语言往往如此:一方面,它以自己的写景作为促媒,以外
界物侯之变化撩拨起读者的层层感情涟漪;另一方面,它又向读者“释放”出
经过漫长历史过程长期“积淀”在词语中的“能量”,以此来感召他们的生活
经验和艺术联想。
“寒蝉凄切”四字,使那凄楚哽咽的声声蝉嘶,形成整首别曲、整幅离图的悲
哀的“基调”和黯淡的“底色”。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
或饯别送行。“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庾信
《哀江南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长亭”
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已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本词
中,词语本身的象征意义(送行)和它的“历史积淀”又在双倍地发生着作用,
不能不使读者产生难以压抑的离愁别绪。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三句,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
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写出了情人的留恋与舟
子催发的矛盾,离别伤痛之情陡增。“兰舟催发”,以直笔写出了时间之紧迫,
柔情缠绵的恋人此时也不得不相互分手、道别,因而更促使彼此间感情的深化。
于是后面便道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直写情人离别之际的动
人场景,感情至此达到高潮。这是令人黯然销魂、伤心欲绝的时刻。读到此处,
不禁让人想起“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的诗句。而此处描写,则更为沉痛,更为感人。全词词境也就此凝固、定格。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眼前景物突然一转,由实到虚,写
出了去路茫茫、道路修远、一程远似一程的未知旅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
的别情。
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叹从来离别之可哀:“多情自古伤
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下“更那堪”句,更推进一
层,言已之当秋而悲离,离情更甚于常时。衬托手法的采用使它更凸现、更为
动人。“今宵酒醒何处”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成为柳永光耀
词史的名句。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境况,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
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